眼鏡蛇和眼鏡王蛇的區別在于兩者之間的體長,眼鏡王蛇沒有眼鏡蛇狀的斑紋,生活習性也是不同的。
1、科屬:眼鏡蛇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形綱、雙孔亞綱、有鱗目、蛇亞目、眼鏡蛇科、眼鏡蛇屬劇毒蛇類通稱。眼鏡王蛇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雙孔亞綱、有鱗目、蛇亞目、眼鏡蛇科、眼鏡蛇亞科、眼鏡王蛇屬大型劇毒蛇類。
2、形態:眼鏡蛇體長可達1.2~2.5米,上頜骨較短,前端有溝牙,頭部呈橢圓形,頭背具有對稱大鱗,瞳孔圓形,尾圓柱狀,整條脊柱均有椎體下突。眼鏡王蛇最大全長記錄為5580毫米,體背面黑褐色,軀干和尾部背面有窄的白色鑲黑邊的橫紋條,下頜土黃色,體腹面灰褐色,具有黑色線狀斑紋,體重一般為6千克,壽命在20年左右。‘
’
3、習性:眼鏡蛇常喜歡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或竹林里,食性很廣,既吃蛇類、魚類、蛙類,也食鳥類、蛋類、蝴蝎等,屬晝行性蛇類,主要在白天外出活動覓食。眼鏡王蛇喜歡獨居,白天出來捕食,夜間隱匿在巖縫或樹洞內歇息,食物通常是其他蛇類,當食物不充足時甚至連其他同類也會吃。
4、毒性:眼鏡蛇咬傷早期癥狀包括眼瞼下垂、復視、吞咽困難、暈眩、面癱、嘔吐繼而逐漸出現呼吸肌麻痹,一般醫治辦法為使用抗蛇毒血清,如醫治無效病人多于咬傷之后6~12小時死亡,死因多為呼吸麻痹而窒息。眼鏡王蛇毒液中干毒約100毫克,而平均致死量為12毫克,被咬者會在數分鐘內引發腫脹、反胃、腹痛、呼吸麻痹,出現言語障礙,昏迷等癥狀,人在被咬后的半小時內如沒有及時的藥物治療必定死亡。
眼鏡王蛇的毒性要比眼鏡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