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鼠,又叫家鼠、黑家鼠。該鼠的棲息地較廣,有黑色型和棕褐色型之分,黑色型一般棲居在住宅內,以樓房的屋頂最多見,野外和田間很少,是一種典型的家棲鼠類。棕褐色型主要生活在野外,多棲居于靠近水源的地方,以溪流的兩岸較多,棲息地為沙質土壤,松軟而潮濕。
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條件和衛生狀況的改善,屋頂鼠逐漸減少,現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這只原本人人喊打、現在卻要保護的小東西。
一、形態特征
體型
屋頂鼠體型嬌小,身材細長,前窄后寬。
耳朵
耳大而薄,向前拉可達眼的中央。
四肢
前足拇指退化,只殘留1個結節,掌墊為5。后足細而長,一般在30-35毫米,蹠墊為6。
尾巴
尾長大于體長,尾部鱗環明顯,生有極細而稀的小毛。
毛發
兩個主要色型,即黑色型與棕褐色型。
黑色型背毛黑色,帶光澤,毛基灰白色,毛尖黑色;腹毛鉛灰色;尾暗黑色,背、腹面色澤均勻。
棕褐色型背毛為暗灰黃褐色,在背中線上帶有黑色毛尖的毛較多;體側色較淡,腹毛為灰白色;尾部顏色較深,背、腹面一色。
牙齒
屋頂鼠第一上臼齒前脊與中脊均具有3齒突,后脊無內側齒突。第二上臼齒前脊缺外側與中間的齒突,中脊正常,后脊內側齒突不顯著。第三上臼齒的前脊僅有內側齒突,中、后脊在外側愈合,形成一個橫置的馬蹄鐵狀。
二、生活習性
活動習慣
屋頂鼠晝伏夜出,尤以晨昏活動頻繁,可家野流竄,隨食物而遷移,可以游泳,但與其他老鼠相比,并不喜歡接觸水。善于攀登,每夜活動兩次,上、下半夜各一次,常以胡須觸壁而行動,喜走舊路,嗅覺靈敏。
洞穴特征
屋頂鼠洞穴多分布在向陽、干燥、便于覓食的地方。洞分前洞和后洞,共2-3個,洞口直徑5-7厘米,洞長一般150-200厘米,最長達450厘米。窩巢很大,多為樹葉、干草、棉花等筑成。
飲食習慣
屋頂鼠為雜食性,喜食稻谷、玉米、豆類、水果等。食物缺乏時,也吃嫩草、樹根、芒果、梨等。在夏季和秋季,很多屋頂鼠和其他鼠類一樣,會離開它在農民的谷倉、雞窩的藏身處,來到林地和田地中取食不同的野菜、種子和植物。它非常喜歡糖分和油脂多的植物。
以上就是關于屋頂鼠的基本介紹,希望大家在生活還是不要遇到它為好,因為這往往意味著,你該好好打掃一下了,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