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老鼠好像就是一種普通的生物,在農村地區很普遍。而且伴隨著寵物鼠的流行,在城市中也能經常見到。不過,老鼠也有瀕臨滅絕的種類,比如黃毛鼠。
黃毛鼠,是鼠科、大鼠屬的動物,目前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其主要分布在柬埔寨、中國、老撾、馬來西亞、泰國等多個東南亞國家。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黃毛鼠。
一、外型特征
身體:黃毛鼠體形中等大小,軀干細,體長140-180mm;后腳較短,長度一般短于33mm(僅有極個別的例外),長度等于或略大于頭身長度;頭骨顳嵴彎曲呈弧形,與屋頂鼠的頭骨顥嵴十分相似;耳小而薄,后足短,長小于33mm;雌鼠乳頭6對,胸部3對,鼠鼷部3對。
毛色:黃毛鼠毛色變異很大,背毛由淡棕褐色、棕褐色至黃褐色不等;腹毛由純白、灰白乃至灰色;尾巴近乎一色,背面深褐色,底面略淡;尾環基部生黑褐色密而短的毛,尾環不明顯;前后足背面白色。
口齒:黃毛鼠的門齒孔較長,其后緣幾乎達上頜第1臼齒的第2橫嵴處;臼齒咀嚼面的齒突十分明顯,每列橫嵴上的齒突均甚為發達。
二、生活習性
棲息環境:黃毛鼠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因而棲息地的類型十分廣泛,但以作物區為主,是作物區的主要鼠種。其廣泛棲息在稻田、甘蔗地、甘薯地、香蕉地、菜園,其中以稻田區為多。此外,堤岸、灌叢、茅草坡也有其活動和棲居。不過隨著季節的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黃毛鼠棲息地有明顯的變化,如夏秋兩季在水稻地區,主要穴居于作物地附近的地邊、田埂、田基。水稻收割后,則群棲于稻草堆下或其他作物地附近。
PS:黃毛鼠一般不入人房,只是在緊靠農田的房舍內才偶有發現。
飲食:黃毛鼠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鼠類。水稻、甘薯、甘蔗、小麥、玉米、花生、豆類瓜菜等,無一不食,但比較喜歡吃營養價值較高的種子食物,有時也食少量的動物性食物,而且它的食性往往隨著作物的變更而改變。
三、生長繁殖
黃毛鼠繁殖力極強,全年均可繁殖,每年有兩個繁殖高峰期,分別在5-6月和9-10月,每胎2-13只,多數產5-6只。
好啦,以上就是有關黃毛鼠的信息。各位了解之后,有沒有對老鼠這種動物有了新的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