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鼯鼠為大型鼯鼠,俗稱“飛狐”、“松貓兒”,體形很像松鼠,屬于國家保護的“三有”野生動物(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隨著近年來國家對珍稀物種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紅白鼯鼠的數量也在不斷回升中,想必有不少朋友曾經看到過它跑到一些居民家中的新聞。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認識可愛的紅白鼯鼠吧!
一、形態特征
1、體型
紅白鼯鼠的體長普遍可以生長到35-60厘米左右,體重能達到2千克,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知道,紅白鼯鼠的體格在鼠類當中還是非常大的。
2、頭部
它的顱骨幾乎為本屬種類最大者,整個頭部短而圓潤。眼睛很大,眼圈赤栗色,瞳孔特別大,可以感受微弱光線,所以它能夠在黑暗的地洞中自由活動,眼眶,上凸呈三角形,眶間凹陷;耳朵形似木耳,小巧可愛,處在頭頂偏兩側的位置;它牙齒的構造相對簡單,第一上前臼齒似小木栓,齒冠面積約為第二上前臼齒的1/6,后者齒冠式形似上臼齒。
3、尾巴
它的尾巴長達40-50厘米,幾乎與身體的長度相等。
4、翼膜
紅白鼯鼠在身軀兩側與前后腳之間有一層薄膜,這是鼯鼠所特有的翼膜。膜的兩面會長有一些細毛,皮翼上面栗褐色,下面橙赤色。紅白鼯鼠可以利用這種獨特的皮膜,從高處飛向低處,滑翔距離能夠達到20~50米。不僅如此,它還能用腿的抬升、垂下,或伸直等方法來改變滑行路線,并用尾巴來平衡身體。
5、毛發
除了五官,面部毛發基本都是白色,頦,喉上部、頸兩側及胸也是白色,上臂皮翼前緣近肩部亦為白色。而體背面,除了后部中間位置,包括項、耳外側基部和肩在內的其余部分均呈栗色至淺栗色,背后部至尾基部則是有一大片淺黃色或花白色毛區。體腹面呈淡橙赤褐色,尾基部約1/4橙赤褐色,遠端至尾尖會變為深粟色。
二、生活習性
1、生活作息
紅白鼯鼠屬于晝伏夜出的鼠,白天它們常常蜷伏在樹洞或地洞里,用頭枕著尾巴睡覺,夜里才會出來覓食和活動。此外,它們每次外出活動,最遠到達1公里外的地方。冬天,紅白鼯鼠會進入冬眠狀態,直到氣候轉暖,才恢復活動。另外,紅白鼯鼠還有個奇怪的特性,即便離洞再遠,也要返回洞巢后,才排便。
2、飲食習慣
紅白鼯鼠習慣單獨出去覓食,在食物種類上以樹木的果實、種子、嫩芽、嫩葉以及昆蟲為主。
以上就是關于“三有”保護動物——紅白鼯鼠的介紹,如果各位有遇到它誤闖到自己家中,記得及時聯系當地的野生動物保護站或者民警同志。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