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一直都是人們深惡痛絕的存在,它們時刻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常見的病媒生物就是蚊、蠅、鼠、蟑這四害,下面我們要介紹的生物就是鼠害中的一種——高山姬鼠。高山姬鼠又被人稱為齊氏姬鼠、高原姬鼠、西南姬鼠等,僅分布在我國的中部及西南地區,是我國的特有種。下面小編將為大家詳細介紹下高山姬鼠的體貌特征、生活習性、繁殖方式等內容,希望各位了解后能及時遠離它。
一、體貌特征
1.外形
高山姬鼠體重在12~40g之間,體長在60~150mm之間,其中尾長在15~105mm之間,后足長在21~25mm之間,耳長在12~18mm之間。除了雌鼠的各項外形測量指標略大于雄鼠外,兩性之間無其他顯著差異。
2.頭骨
高山姬鼠顱骨較大,顱頂前端微微凸起,眶上脊明顯;吻部較為狹長;鼻骨前端超出前頜骨前端和上門齒,其長度約為顱全長的40%,后端平直,中間稍為凹入,約與前頜骨后端相齊。
3.牙齒
高山姬鼠第一上臼齒具有完整的三橫嵴,三橫嵴各具有3個齒突,中央齒突最大,位置靠前;第二上臼齒第一橫嵴缺少中央齒突,外側齒突極小,其余橫嵴正常;第三上臼齒小而近圓形,咀嚼面分2葉,其前方有一獨立的齒尖。
4.毛色
高山姬鼠腹部毛呈灰白色,背腹無明顯的界線;體背面無黑色縱紋,呈深暗黃褐色,黑毛較多且分布均勻,毛基深灰;體腹面呈污灰白色,毛尖白且微帶土黃色,毛基灰色;體側毛色界線不甚明顯;尾背面暗褐色,腹面白色,兩者界線不清;前、后足背面均呈灰色;有些個體的尾基及四肢內側背腹交界處有鮮艷橙黃毛區。
二、生活習性
高山姬鼠大多分布在海拔800-2000米左右的農作區、樺杉針闊混交林及灌叢、林區人房,喜歡選擇陰暗潮濕的環境作為棲息洞穴。其主要食物為人類種植的糧食作物,尤其稻谷、花生、玉米、蕎麥、紅薯、南瓜等更是它們的最愛,因此高山姬鼠對農作物的危害顯而易見。
三、繁殖方式
高山姬鼠的繁殖期在每年的5-11月之間(在四川更是四季均可繁殖),而且每胎產仔可達3-6只,并且隨著雌鼠的年齡增長,其繁殖能力也在不斷增加。
希望大家看完上面的內容后,都能在日常的生活中遠離這種病媒害鼠,并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