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看過一期地方周刊,里面介紹了一種當地“美食”——沼澤田鼠,這讓小編頗感震驚。雖聽聞有不少鼠類被當作食材,但有些害鼠是可能攜帶病毒的,在我們的認知中,這類害鼠應與“食材”毫不沾邊才對。對此,小編特地整理了一些沼澤田鼠的相關信息,下面將從外觀、習性再到危害,一一向大家介紹清楚,以探究竟它能否成為“盤中餐”?
一、沼澤田鼠的外觀
1、體型:田鼠與家鼠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體型要略顯粗壯。而沼澤田鼠比起普通田鼠,整體身軀還要大一些,它的體長可達5~10cm。尾巴也比較長,接近體長的一半。
2、四肢:雖然它體型較大,但四肢仍未擺脫田鼠家族“短小”的特征,雖然其足背有著濃密的毛發覆蓋,足掌也有5枚足墊,但足部整體仍顯單薄。
3、毛色:它通體遍布棕褐色的毛發,毛發尖端比毛基顏色要略淺一些,兩側毛色也比背部稍淺,往腹部則漸變為灰白色。
整體看來,沼澤田鼠給人一種臟亂不堪的感覺,不知是天生如此,還是因為生活環境的問題,下面來一探究竟吧!
二、沼澤田鼠的生活習性
1、棲息:它主要分布于森林的草甸地帶、坡地、林緣地帶,以及其他濕度較大的地方。它喜歡挖穴居住,尤其是在草墩旁筑洞。洞穴雖然構造簡單,且距地面較近,卻足以讓其隱蔽。由此看來,它居住的環境確實容易讓其臟亂不堪。
2、飲食:它以植物的綠色部分為食,或啃食幼樹樹皮及部分植物種子,這類沼澤田鼠往往與人沒有瓜葛,除非殃及人工種植的幼樹及植物。但還有些沼澤田鼠居住在靠近農田的地方,它們也會吃部分谷物,這類是人們的“天敵”。
所以沼澤田鼠的棲息地決定了它的飲食,而它的飲食又決定它是否對人有危害。那么除破壞植物、糧食之外,它對人還有什么危害呢?下面來看看吧。
三、沼澤田鼠的危害
據資料表明,它確實可能攜帶各種各樣的病毒,其中不乏可以傳染給人的病毒。因此,若你機緣巧合與之邂逅,千萬不要嘗試去觸碰或徒手捕捉它。如果意外被它咬傷,一定要去醫院謹慎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它傳播病毒的方式并不僅限于“咬傷”、“抓破”等。據悉,如果將它作為食材卻沒有消毒到位,或烹飪時間不夠充足,人們還是可能“病從口入”的。
雖然小編不建議大家以沼澤田鼠這類害鼠為食,但人各有所好,用膳前請一定要確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