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俗語:要想好,別學寒號鳥。因為寒號鳥以前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一種生性懶惰、得過且過的一種鳥類。但其實寒號鳥并不是鳥,而是一種嚙齒動物,中文學名叫復齒鼯鼠,外形與鳥也有天壤之別,倒是和松鼠長得很像。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好好認識一下它!
一、外型特征
整體外型:復齒鼯鼠體型中等,體重約300-400克,頭圓眼圓,吻部短;當它睜大眼睛看著某一處時,很是機靈可愛;背部毛發棕黃,雜黑色常毛,腹部灰黃色,毛發細長柔軟;身后拖著一條蓬松的圓錐形長尾巴,顏色與背部的顏色接近。
四肢細節:復齒鼯鼠長著橙色的四足,四肢短,爪子呈鉤狀;前后肢體間有寬大多毛的翼膜,與腹部的顏色接近,邊緣為灰白色,可以清楚地看出背腹分界;翼膜主要指前肢到后肢經過體側展開的膜,也就是由皮膚皺褶形成的結構。
特征:復齒鼯鼠經常趴在高大的樹干上,長尾巴垂著,或者活躍在樹梢上,形態與松鼠很接近,但當它張開翼膜,就又像一面平整的飛傘,也像蝙蝠翼一樣。
二、生活習性
復齒鼯鼠性情孤僻,以樹洞或崖洞為屋,以植物嫩葉果實為食,渴飲山泉,一般一洞一鼠獨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同時,復齒鼯鼠有“千里覓食一處屙”的習性。意思就是說,它不管去多遠的地方覓食,總要回到固定的“廁所”排泄,絕對不會在外面隨意排泄,真有點肥水不流外人田那味~不過,這么看來,復齒鼯鼠似乎有潔癖和強迫癥,跟它傳說中懶惰的性格好像不一樣。
三、繁殖能力
復齒鼯鼠每年只繁殖一次,大約在12月下旬至1月發情。從發情到交配需4-6天,妊娠期約74-82天,一胎產1-2仔。剛出生的小復齒鼯鼠,全身無毛,乳臭未干,直到40多天之后才能長出濃密有光澤的毛發。這段時間,基本都是鼠媽媽在照顧鼠仔。3個月大的小復齒鼯鼠能夠走出小窩,去洞口外邊吃點嫩葉,但還是得吃母乳,直到180天之后才斷奶。可見,復齒鼯鼠懷孕以及養育幼崽,要花費很多時間與精力。
四、分布范圍
復齒鼯鼠是中國“特產”,其分布于中國的河北、吉林、山西、陜西、甘肅、湖北、四川、云南、貴州、西藏和青海等地。
結尾:目前,人類已經很難發現復齒鼯鼠的蹤跡。因此,它被列入了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若是大家有幸碰到了復齒鼯鼠,也不要去傷害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