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倉鼠別稱小憨鼠,種群分布不零散,生活條件艱苦,比利時、荷蘭、法國和德國已經宣布原倉鼠本地滅絕,目前剩余原倉鼠鼠群主要出現在烏克蘭以及中國新疆,但是這些剩余鼠群數量還在呈下降趨勢。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原倉鼠,希望各位發現時,第一時間通知瀕危動物保護單位。
一:外貌特征
體型:原倉鼠是中國倉鼠亞科中最大的種類,身體粗壯堅實,看起來十分像憨憨的傻大個。
四肢:原倉鼠四肢較為短粗,力量十分強大,挖洞本領比普通倉鼠要高超很多。
尾巴:原倉鼠尾巴特別細,尾長不達體長的1/4,不仔細看的話,很難發現它的尾巴。
毛色:原倉鼠背部毛色為棕黃色,約占整個毛長的2/3,毛尖為棕色,并摻雜著黑色的長毛。
頭部:原倉鼠頭骨骨骼粗厚而堅實,頭部全長可達50mm,頭部也是它挖洞的輔助“工具”之一哦。
眼睛:原倉鼠眼睛圓又小,似是兩顆黃豆,兩只小眼睛在它粗厚的頭部上,看起來十分萌萌噠。
二:生活習性
居住洞穴:原倉鼠常年都居住于洞穴之中,洞口十分隱秘且分散,不過選址有硬性要求,都是在高大樹木的樹根部位。它們喜歡將洞穴設計得十分復雜,洞道多達10多個,而且均十分粗大,直徑可達10cm左右,而且洞道都是相通的,相互形成網狀。洞室也有分布,有休息室和貯藏室等劃分,其中貯藏室較多。
活動時間:原倉鼠活動時間為黃昏,白天一般都窩在洞穴中休息。它們是需要冬眠的,但是與其它冬眠動物不同的是,它們在冬眠期間會適時蘇醒,屬于間斷性蟄眠。
食物選擇:原倉鼠的主要食物是植物,較喜歡吃植物種子、野果以及植物的綠色部分,有時找不到植物,它也會取食蜥蜴和青蛙等小型動物。由于冬季食物減少,所以在春夏秋三季時,它們會進行食物貯藏,最高可達10多公斤。
三:繁殖方式
原倉鼠一年至少繁殖2次,繁殖時間為4~8月,孕期大概在18~20天,每胎4~12個左右,存活幾率較低。出生的幼仔體重平均為7g,大概8周可以達到成鼠大小,在10周時性成熟,開始繁育后代。
四:保護等級
原倉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以上便是原倉鼠的相關介紹,原倉鼠是瀕臨滅絕的動物之一,不可以去傷害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