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青藏高原上,有著許多神奇的野生動物,比如喜馬拉雅旱獺(土撥鼠)、兔猻、高原兔、藏狐、猞猁、雪豹、白馬雞等,而下面小編要介紹的則是其中之一的高原兔。高原兔又叫灰尾兔,它們是青藏高原上赫赫有名的“跑步健將”,下面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它吧!
一、形態特征
體型:較大,身體長度在35-56厘米之間,體重在3千克左右。
頭骨:較大,成年后全長不少于9厘米,且外形非常粗壯;額頭前部低平,后部微微隆起,兩側的骨棱向上斜伸。
耳朵:非常長,約為11.5厘米,向前折可超過鼻端,就連后足長度都稍有不如。
牙齒:28齒式,其中上門齒兩對,第一對門齒彎曲,第二對門齒較小并在第一對門齒后方。
四肢:強勁且肌肉發達,前肢相比后肢較短,其中前肢有5趾,后肢則只有4趾。
尾巴:不是很長,大約在7-12厘米之間。
毛色:幼崽毛發為沙黃色,成年換毛后才呈現出鉛灰或銀灰色;而且成年后,在冬季和夏季的毛色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差異,比如頸部在冬季為淺黃色,而夏季為沙黃色。
二、生活習性
活動:高原兔的活動范圍一般是固定的,大多在灌叢、草地上活動,其中晚上是其活動的高峰期,白天一般都是休息期;不過如果遇到晴朗的白天,也會看到一些高原兔聚在一起攝食、嬉戲。
食物:高原兔以作物的幼莖、嫩芽、花、果實和塊根以及各種雜草為食,有時還會進入牧場的牲畜圈內或谷物場上盜食燕麥、青稞、豌豆等。
巢穴:高原兔大多數都是沒有挖洞意識的,它們會在旱獺的廢棄洞中休閑,或者在灌叢中挖一簡單的臥穴。
環境:高原兔主要生活在海拔2100-4000米的高山地帶、高山草原、高山草甸草原、河谷及河漫灘灌叢,一些植被比較茂盛的荒漠以及半荒漠綠洲中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三、價值及危害
價值:曾經高原兔是一種非常理想的食物,它們的肉質細膩、鮮嫩,所以深受當地人的喜愛;而且其兔皮還能當作毛皮利用。(ps:據《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記載,高原兔腦可治痢疾、腸痛,心(晾干)可治心臟病,而鮮兔奶可治眼炎等)
危害:高原兔會危害農作物,比如麥類、豆類和蔬菜等,而且在很多牧區,它們還會啃食各種優良牧草及種子,影響牧草的生長更新;除此之外,高原兔還有可能攜帶鼠疫菌,所以它們有幾率會爆發鼠疫。
目前, 高原兔已經是我國的三有保護動物,各位若要是還想捕食的話,可要好好想清楚后果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