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黑吊,又稱雙帶黑吊,學名黑體刺尾魚,屬刺尾魚科。喜愛養魚的朋友,應該對該科目的品種比較了解,因為它們都屬吊類,大多都能在水族貿易市場看到。比如常見的紅海騎士、粉藍吊、紫吊、太平洋黑吊等等。
小編家中就養了幾條太平洋黑吊,雖說它們挺好養的,但不同個體之間的體質卻差很多,體弱者甚至有患病的跡象。此時,小編才意識到當初挑選魚苗的時候,太不謹慎了!因此整理了一些挑選技巧,供大家參考。
一、基本特征
選購太平洋黑吊之前,當然要先了解它的長相啦。
1、顏色:它成年之前,整體色調為乳黃色、棕色至深褐色。而成體一致為黑色,僅眼睛部位有一塊黃色的“眼影”,獨領風騷。另外,在它的臉頰上有少許淡淡的黃點和藍色花紋,鰓蓋后方有塊黃斑,尾部與身體的交界處呈白色,而背鰭與臀鰭上有細藍色邊緣。
2、體型:正看很扁,側看呈橢圓形,尾巴兩端為刺狀,符合刺尾魚的特征。
結合這些特征,基本可以認出該品種了,接著,我們來看這些細節。
二、細節特征
1、看個頭:太平洋黑吊成魚體長可以達到35cm,但據小編的飼養經驗看來,想達到這種大小并不容易。經研究后發現,它們幼體的大小對成魚是有影響的。所以挑選魚苗的時候,應優先選個頭較大的。
2、看狀態:吊類是非常“皮”的品種,一般都比較活潑好動,進食的時候也很積極。若這點特征都不具備,奉勸各位直接pass!尤其是沉在魚缸底部的個體,既非閉月羞花,何苦猶抱琵琶半遮面呢。
3、看色澤:它們的體色雖差不多,但色澤還是有區別的,挑選色澤較為光亮的個體,這樣更具觀賞性。當然,若是亮到發白,它可能是生病了...
4、看健康度:要仔細檢查它的身體是否完整、豐滿,避免出現一些裂痕、傷口等情況。還有眼珠也以明亮為好。
5、看是否開口:它是大胃王,只要能開口,給它喂喂好,啥病也不怕。雖說水溫、水質、季節可能會影響開口,但我們在挑選時,數條魚都是處于同樣的飼養環境,不開口的個體通常不建議購買。
以上便是太平洋黑吊的挑選技巧。當然,選好后,想養出上佳的觀賞性,也是有技巧的。小編會在后續介紹飼養事宜,感興趣的朋友記得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