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鸚鵡往往以綠色為主,搭載著諸如黃、紅、藍等顏色,整體顯得鮮艷而五彩斑斕。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特別的品種——暗色鸚鵡(亦稱暗色鸚哥),顧名思義,其是一種羽毛色調較暗的鸚鵡品種。
雖說它色澤黯淡,乍一看很是低調,但其羽毛層次感分明,只要細心觀察,便能發現它那與眾不同的美麗。下面,小編來為大家詳細科普一下它,感興趣的朋友記得收藏。
一、遠觀
1、體態:盡管暗色鸚鵡有著26cm的體長,和200g左右的體重,但從遠處看去,峭立于枝頭的它們顯得小巧玲瓏。其主色調一般呈暗紅、灰棕色。
2、活動:通常它們喜歡成對活動,偶爾會以小群體出現。若是單獨行動,因其一身極具隱蔽性的毛色而很難被人發現。
3、性格:無論覓食或飛行,它們都很安靜。只有成群結隊時,它們才會發出些許聲音。
其實,遠觀不過癮,難以欣賞到它的美麗之處,如有機會去花鳥市場,大家一定要好好近距離觀察一番!
二、近看
首先,務必要選擇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中觀察。在光照下,它本黯淡的羽毛,會彰顯出豐富的層次感。因為其羽毛有著極窄的粉紅色邊緣,與較暗的主色調形成“撞色”般的視覺效果,甚是美麗。
不止于此,除了羽毛層次分明,暗色鸚鵡還有這些特征:
1、頭部:整體呈灰藍色,點綴著一雙褐色的眼睛,眼環為淺灰色;喙部為暗灰色,且有黃色的喙基顯出其輪廓。
2、毛色:體背為灰棕色;頸部有一圈白色;腹部呈暗紅色;尾巴以紅色為基部,整體呈深藍色,尾下亦藏著紅色的羽毛。
3、性格:除了安靜,它們還很溫順、友善。即便用手撫摸,它們也不會有很敏感的反應。
通過遠觀和近看,我們大致了解了暗色鸚鵡的形態與性格特征。那么它們是如何在野外生存的呢?請接著看。
三、生活習性
1、棲息:暗色鸚鵡喜歡棲息于潮濕的環境中,如海岸邊、雨林低地等處。偏愛植被豐富的地區,而不喜歡開闊的環境。
2、食性:主要吃一些種子、植物果實、嫩枝嫩芽以及堅果等食物。無論地上的還是樹上的,它們都可輕松采摘。
3、繁殖:它們于2-5月繁殖,部分地區會后延1-2月。繁殖時一窩產3-4仔,孵化期通常為26-28天。
四、種群現狀
如今,暗色鸚鵡已屬低危保護動物之一,受環境及人為造成棲息地減少等因素的影響,它們現存的數量不多。尤其在野外,它們很難生存。所以它們更適合當寵物來飼養。
以上便是暗色鸚鵡的相關科普,了解后,大家是否喜歡上這種鸚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