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絨頂檉柳猴,不禁令人聯想到電影中印第安酋長的形象。因為它們頭頂長著很多細長的白毛,頗似酋長裝飾在頭部那張揚的羽毛。
盡管它們的外形十分別致,但如今已是瀕危物種之一,且屬于極危的等級。據悉,它們現存的總數量僅有6000只左右。那么絨頂檉柳猴為何瀕危呢?小編以為,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一、天敵太多
說到天敵,不得不先介紹一下絨頂檉柳猴的體型,它們有著20多公分的體長,以及僅400克左右的體重,整體顯得非常嬌小。雖然它頭頂的絨毛可以豎立以震懾敵人,但也只能唬唬一小部分爬蟲走獸罷了。
而它們的天敵有各種貓科動物、蛇類、鼬類以及猛禽等。無論天上地下,還是樹枝中間,都不是安全的棲身之處。而這些動物基本都要比絨頂檉柳猴的體型更大、更強壯,實力較為懸殊,這便是它們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繁殖困難
其次,繁衍過慢也導致了它們的數量一直上不去。不知大家是否看過這篇新聞,大致內容為:日本某動物園中的絨頂檉柳猴,時隔九年才產仔成功。這樣的事情能上新聞,其難產程度可見一斑。
雖說從數據看來,它們的繁殖情況很正常,一般母猴會在140天的孕期后產下雙胞胎,理想狀態下,幼崽兩個月后即可獨立生活。
但現實中,因為絨頂檉柳猴習慣群體生活,且有著非常完善的等級制度。在這個2-9名成員的群體中,只有首領擁有繁殖權,這是其一。
其二,首領的后代需要群體共同撫養,才能將幼崽順利養大。這足以證明其幼崽存活率很低。這兩個因素,致使絨頂檉柳猴的繁殖與撫養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也導致其產量令人堪憂。
三、活動地區減少
絨頂檉柳猴原來主要分布于哥倫比亞的熱帶森林邊緣。而隨著人類對土地的不斷擴張,可供它們活動的地區也日益減少。
而絨頂檉柳猴本就疲于應付天敵,繁殖和撫養亦困難重重。在此前提下,它們還得面對活動地區減少帶來的食物、居住地的縮減等苦惱,屬實不易。如此看來,它們瀕危也是情理之中。
如今,人們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為絨頂檉柳猴建立了不少專業的養殖基地,在合理的人工飼養下,它們可以達到15年的壽命。
以上便是絨頂檉柳猴瀕危的三大原因,請大家從愛護環境做起,為保護瀕危動物貢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