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北方的林海地區,繁衍生息著一種十分神奇的 “變裝動物”,它就是會“毛色三變”的雪兔,又叫變色免。
它的毛色會隨著季節更替而發生變化:在萬里雪飄的隆冬季節,雪兔周身會長滿長毛,除耳尖和眼周圍為黑色毛外,全身一片雪白,與銀裝素裹的大地渾然一體;在冰雪融化的春夏之季,雪免又會脫掉白色長毛,換上銀灰色的短毛,活躍在綠色的林海中;到了金秋時節,雪兔的毛又會變成黃褐色,可謂是“秋毫與枯草一色,雪兔與落葉難分”。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見識見識這一神奇的物種。
一、形態特征
雪兔,較一般的小野兔而言,體型要略大一些。其體長46-65cm,尾長4.3-8cm,體重為2-6kg。
耳朵比一般兔子短得多,這是因為在寒冷地帶,不僅不需要布滿毛細血管的大耳朵來散熱,而且還要常常將耳朵緊緊貼在背上,以保存熱量。
眼睛很大,置于頭的兩側,為其提供了大范圍的視野,可以同時前視、后視、側視和上視,算得上是真正的 “眼觀六路”。
腿肌發達而有力,前腿較短,具5趾,后腿較長,具4趾,適于跳躍前進。
毛發方面正如前文所述具備變換顏色的能力,并且長短也會隨季節而有所變化。
可以說,雪兔的這些形象特征, 基本都是為了適應環境而生。
二、活動規律
雪兔行動詭秘,晝伏夜出,被人們稱為森林里的“夜游神”。白天隱藏在灌叢、凹地和倒木下的簡樸洞穴中;清晨、黃昏及夜里出來活動。它們的巢穴并不固定,將“狡兔三窟”這一成語展現的淋漓盡致。
三、飲食習慣
雪兔以葉子、木材、樹皮、莖和苔蘚等為主要的食物來源,屬于典型的 “素食主義者”。不過,不同季節、居住地,其飲食會略有不同。在夏天,生活在森林中的雪兔,食物主要是是樹葉和樹枝;生活在苔原的雪兔,主食高山植物;生活在平原的雪兔,主食草、地衣和樹皮;在冬天,當大多數的食物被埋在雪下時,石南是雪兔主要的食物來源。
四、種族現狀
由于雪兔全身都是寶,經濟價值較高,肉可食、毛可衣、糞便可入藥,因此受到人類的大量捕殺,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盡管,雪兔已經被列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偷獵、走私、非法交易雪兔現象仍然非常嚴重。
最后,小編想說,雪兔是人類的好朋友,請停止傷害,不要落個“兔死人悲”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