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來和小伙伴們說說印度-西太平洋中的一種魚類,那就是——馬面角吊。之所以向大家介紹馬面角吊,而不是別的魚類,是因為剛看完它的一篇介紹,感覺還不錯,所以就迫不及待和大家分享一下。接下來就會從多個方面來一一介紹。
一、名字由來
馬面角吊,又稱為馬面鼻魚。由于其吻部上方有瘤狀隆起,所以整體看上去面部的形狀為馬面狀,因此得名“馬面角吊”。
二、體型特征
馬面角吊最大體長為80厘米,魚體的形狀一般是圓形而側扁一些,尾柄部有2個紅色盾狀骨板,各有一個龍骨突,但是隨著不斷成長,前頭部就不會有角狀突起。嘴巴比較小,上頜以及下頜都有1列牙齒,齒稍微側扁略圓,兩側或有鋸狀齒。再來說說魚體的顏色,上半部顏色為灰褐色,下半部顏色為灰白色,鰭和尾鰭的顏色為黑色,余鰭均為灰黑色。
三、生活環境
馬面角吊生活在印度-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圍比較廣,其中包括肯尼亞往南至巴扎魯托群島、阿爾達布拉環礁和塞舌爾,以及往東至菲律賓一帶海域。還有報告顯示在日本南部和印度尼西亞一帶海域也發現其身影。
四、生活方式
馬面角吊主要生活在珊瑚礁區和巖礁地區中,水的深度大概在3-35米之間。
馬面角吊屬于熱帶魚類,至今數量已經變得很少了,導致這樣的原因有生活環境的破壞以及人類的大量捕殺。所以小伙伴們,你們千萬不要再濫殺它們啦,否則未來將不會再看到它們了,豈不是一件很傷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