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觀賞魚飼養經驗的朋友,應該都了解或目睹過“白點病”吧。該病不僅危害大,且傳染快,很令人頭疼。好在大多魚兒的白點病是能一眼看出的,可以及時處理。然而,有少部分魚的病癥則很難用肉眼分辨,比如珍珠吊。
由于珍珠吊身上長滿了小白點,乍一看和白點病很像。因此,不少萌新在買魚的時候,舉棋半天而不定。那么到底如何挑選健康的珍珠吊?小編以為,我們先要了解一下該病的癥狀,再一一排除。
白點病的癥狀有哪些?
病魚往往比較瘦弱,初期體表會出現很多小白點,并且會將身體到處摩擦;繼而會有一系列不良反應出現,比如浮于水面、不愛活動等;后期白點越來越多,看似一層白膜一般。
由此看來,有下述五種表現的珍珠吊都不要買。
一、魚體瘦削
買珍珠吊,應擇“壯”選擇。同一缸中,明顯瘦一些的魚兒,多半是比較弱勢的。它們不僅性格膽小、適應能力差、不擅長搶食之外,還可能因為生病所致,白點病也是其中之一。
二、體表異常
一條健康的珍珠吊,皮膚是以黑色打底,并長滿白色斑點;除尾鰭外,其余各鰭和體色一致;尾鰭呈淡黃色,也可能泛白,同樣長滿小白點。珍珠吊的白點不僅規整,而且排列有序,很是好看。
反觀白點病的癥狀,一般會呈現出不規整的白色斑塊,而且魚體體表會附著黏液;到了后期,密集的白點漸漸形成一層白色薄膜,且黏液增多。
仔細對比,還是能看出兩者區別的。
三、四處亂蹭
出現這種情況,多是因為被白點病病原體給折磨所致,從而想把它們“蹭”掉。要不然就是天賦異稟的魚兒,在水中旋轉、跳躍...你沉醉了沒?
四、浮于水面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水質污染、魚鰓受損、白點病等等,它們不得不用口鼻來換氣。無論出于哪種原因,它們都是亞健康的魚兒。
五、不愛活動
要知道,很多珍珠吊的背鰭、臀鰭張開后,是非常寬闊的,游動起來特別好看。如此美麗的觀賞魚,若是在水中不愛活動,要么生病了,要么餓壞了。此時,它如果對食物還提不起興致,那基本可以pass了。
排除了上述五個特征,所剩的珍珠吊基本比較健康了。據悉,這種魚兒的市場價為7000-8500元,屬于十分珍貴的品種,大家在挑選時一定要仔細觀察,注意避開白點病的魚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