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鯛科短鯛,體色艷麗,肢體語言豐富,是一種較常見的觀賞魚種。而本文的主角是慈鯛科短鯛的“另類”——鳳尾短鯛,它們的外觀并不驚艷,甚至有些丑陋,碩大的頭部,寬厚的大嘴,與同類相比,簡直就是“另辟蹊徑”地生長,正因如此,它們的身上充滿了一種獨特的野性魅力。
鳳尾短鯛生命力較強,其主要分布在亞馬遜河流域,在河流、湖泊以及池塘經常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不管是白濁水或是清澈的水域,它們都能適應,這也造就了其較容易在魚缸中飼養的優點。所以,不少養魚愛好者對其青睞有加。
雖然鳳尾短鯛較容易飼養,在挑選的時候,還是有很多tips需注意,想飼養的朋友,不如看一看以下挑選技巧,以免掉坑。
看體型
鳳尾短鯛的體長在8cm左右,腹部越飽滿,背鰭和天線越高,品質越優。盡量選擇體型中上等的,說明此鳳尾短鯛生命力旺盛,易進食。那種長度不夠、體型偏瘦的,不建議入手。
看體色
鳳尾短鯛身上的顏色可謂“五花八門”,紅色、超紅色以及橘色等應有盡有。在挑選的時候,可著重觀察它們的背鰭末端及尾鰭是否有橘紅色的斑點分布,如果有,果斷下手。若發現背鰭末端及尾鰭無斑點或顏色不對應的,則不建議入手。
看魚鰭
鳳尾短鯛的魚鰭應是寬大修長、充分張開的,背鰭上會有6根硬棘,且呈琴弦狀,同時尾部的魚鰭會凸顯出一定的長度。不建議選擇那種魚鰭緊密排列,各鰭長度相差不多,且背鰭上的硬棘根數不夠的。
看活力
“血盆大口”可不是鬧著玩的,鳳尾短鯛常常用此來欺負較小的觀賞魚,狠起來,甚至連自己人都干。所以在挑選的時候,應入手沖擊強、動作敏捷的。那些像“受氣包”、東躲西藏的,不建議入手。
看吃食
鳳尾短鯛是屬于肉食性的觀賞魚,所以到水族店挑選時,可攜帶少量的活水蚤以及紅線蟲,看它們是否會食用。如果不排斥的話,則可以入手;若出現無動于衷的情況,應直接PASS。
好了,有關鳳尾短鯛的挑選技巧就介紹到這了。這種觀賞魚的價格在400~900元不等,上面說的體型、體色以及魚鰭等都是比較重要的參考指標,希望對想入手的小伙伴能有所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