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達錐尾鸚鵡,是一種很有特色的鸚鵡,整個頭部都是黑色的,所以又被叫作黑頭鸚哥。但是這種鸚鵡性格活潑,閑來無事總喜歡大聲鳴叫,很多人都表示接受不了它的大嗓門。再加上南達錐尾鸚鵡有時候會去農耕區覓食,并直接導致谷類作物減產,因此當地的農民十分厭惡它。
雖然南達錐尾鸚鵡不招農民的待見,但是并不妨礙很多鳥類愛好者對它產生興趣。那么南達錐尾鸚鵡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鳥類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
一、基本信息
1、中文學名:南達錐尾鸚鵡
2、英文名稱:Nanday Conure
3、界:動物界
4、門:脊索動物門
5、綱:鳥綱
6、目:鸚形目
7、科:鸚鵡科
8、族:錐尾鸚鵡族
9、屬:錐尾鸚哥屬
10、分布區域:巴西、玻利維亞東南、巴拉圭、阿根廷北方等地
11、命名者及年代:Vieillot, 1823
12、保護狀況:IUCN低危
13、壽命:20年左右
二、形態特征
1、體長:310 - 320毫米。
2、體重:140 - 147克。
3、顏色:鳥體大部分為綠色;頭部為黑色,眼睛外圍有一圈灰白色的裸皮,鳥喙為黑色,虹膜為棕色。胸部下方、下腹部、翅膀內側覆羽、尾巴內側覆羽、背后都是黃綠色;喉嚨和胸部上方有深藍色的羽毛,大腿下方為紅色,飛行羽為藍色;尾巴上方為橄欖綠色,尖端帶有藍色,尾巴內側以及翅膀內側為黑色。
4、足:呈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后。
三、生活習性
1、活動
南達錐尾鸚鵡喜歡群體活動,在活動前一般都是在棲息的樹木附近大批聚集。群體數量通常6~40只不等,有時候也會聚集高達300只左右的龐大族群,且有時候會和當地另一種和尚鸚鵡一起集結活動。
2、食物
南達錐尾鸚鵡主要以種子、漿果、水果、小堅果、昆蟲等為食。有時候也會造訪農耕區,尋找田中的玉米等谷類作物為食,有時候也會進食含有礦物質的泥土或是小石頭,目的就是幫助排除毒素或消化。
四、繁殖
南達錐尾鸚鵡屬于卵生動物,一般在每年的5~8月會進入繁殖期,一窩能產2~6枚卵,但是能孵化成功的卵平均只有3枚。
五、棲息環境
南達錐尾鸚鵡喜歡棲息在充滿樹木的平原地區。
以上就是小編對南達錐尾鸚鵡的介紹,各位如果想了解更多,請持續關注本站的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