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情侶鸚鵡又叫黑臉牡丹鸚鵡,它擁有一身翠綠色的羽毛以及大而圓的眼睛,顏值非常高,受到許多愛鳥人士的喜愛。
不過,因為人們惡意捕捉,導致野生黑臉情侶鸚鵡數量逐漸變少,目前它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因此,漸漸的,很多人對其了解越來越少。下面,小編來分享一篇黑臉情侶鸚鵡的相關介紹。
一、基礎信息
中文學名:黑臉情侶鸚鵡
拉丁學名:Agapornis nigrigeni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綱:今鳥亞綱
目:鸚形目
科:鸚鵡科
亞科:鸚鵡亞科
族:非洲鸚鵡族
屬:牡丹鸚鵡屬
種:黑臉牡丹鸚鵡
亞種:無亞種
命名者與年代: Sclater, 1906
英文名稱:Black-cheeked Lovebird
二、體型特征
黑臉情侶鸚鵡體長在13-14厘米之間,體重在38-40克之間。其體色為綠色,額頭和前額均為紅棕色。眼睛和鳥喙之間、臉頰、喉嚨為黑棕色。頭部后方和頸部為暗黃綠色。胸部上方為橘紅色,到了胸部下方開始逐漸變為黃綠色。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為黃綠色,尾部為淺綠色。眼睛外圍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虹膜為棕色。
三、棲息環境
根據動物學家研究表明,黑臉情侶鸚鵡主要分布在贊比西河周圍地區。主要棲息于生長合歡屬植物的灌木叢林、叢棘平原和介于600-1000米開闊的草地之中,喜歡在河谷區進行活動。
四、生活習性
黑臉情侶鸚鵡喜歡一小群到數十只左右一起活動,在繁殖季節會組成20-100只左右的群體,十分吵雜。有季節性遷徙的習性,是游牧性質的鳥種,遷徙地點完全視食物充足與否而定。黑臉情侶鸚鵡主要以草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種子為食,包括小米和高粱等農作物,不過有時也會尋覓各種其它植物性食物,譬如葉子、花蜜、果肉、樹皮和苔蘚等。實在沒有食物時,也會吃含鹽份高的土壤。
五、繁殖方式
黑臉情侶鸚鵡在野外的繁殖季節為11-12月,在長期生活的維多利亞瀑布區為9月。一次產4-6枚卵,孵化期約為18-23天。幼鳥一般在1個月后羽毛長成,育雛期間需提供足量的食物給雌鳥喂食,如果雌鳥缺乏足夠礦物質可能會拔幼鳥的羽毛。
好啦,以上便是黑臉情侶鸚鵡的相關資料,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可持續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