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頂亞馬遜鸚鵡又名白額亞馬遜鸚鵡,是亞馬遜鸚鵡品種中體型最小的品種。其羽色艷麗,外表帥氣,前額以及頭頂處有一塊白色的羽毛,比較醒目,因此為了方便區分,人們便將其命名為白頂亞馬遜鸚鵡。
白頂亞馬遜鸚鵡主要分布在國外,在國內并沒有分布,而且屬于受保護動物,所以很多人對于白頂亞馬遜鸚鵡并不熟悉,因此,小編收集了一些資料,下面一起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一、形態特征
1、體型
白頂亞馬遜鸚鵡的體型比較小,通常體長為24-26厘米,雄鳥的體型比雌鳥的體型大一些,大約大10%-20%,體型勻稱。
2、頭部
白頂亞馬遜鸚鵡的頭部大小中等,與身體的比例協調;其頭部覆蓋著濃密的羽毛,大體為綠色,頭頂處有一塊白色的羽毛;其眼睛較小,眼睛虹膜為桔色,眼睛四周有一圈紅色如眼鏡般的羽毛;鳥喙為鷹喙狀,為臘黃色。
3、羽毛
白頂亞馬遜鸚鵡擁有濃厚且順滑的羽毛,羽毛的整體顏色為綠色,但翅膀的第一根覆羽為紅色,其它覆羽尖端為藍色,尾巴上方以及內側的覆羽為黃綠色。
4、腳爪
白頂亞馬遜鸚鵡的腳比較短,但強勁有力,并且腳爪為對趾型,即兩趾向前兩趾向后,適合抓握。
二、分布范圍
白頂亞馬遜鸚鵡的分布范圍比較廣泛,例如伯利茲、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波多黎各等地區都有分布。
三、棲息環境
適合白頂亞馬遜鸚鵡棲息的環境也比較廣泛,如有樹木的干燥地區,仙人掌的棘叢地區,熱帶雨林地區,以及農業地區都有其活動的痕跡。
四、生活習性
1、活動規律
在繁殖季節,白頂亞馬遜鸚鵡通常都是成對外出活動,有時也會群體活動。當它們處于休息時,會非常安靜,但是當飛行時,則會發出粗啞刺耳的鳴叫聲,非常嘈雜。
2、食物
白頂亞馬遜鸚鵡主要食物為水果,其中比較喜歡的當屬無花果,另外也會以漿果、堅果、農作物為食,因此白頂亞馬遜鸚鵡常常會造成農作物損害。
五、繁殖
白頂亞馬遜鸚鵡的繁殖方式為卵生,繁殖季大約為11月份,繁殖前和繁殖期間,白頂亞馬遜鸚鵡會非常嘈雜,每次繁殖大概會產下3-4枚卵,然后孵化大概26天,雛鳥就會破殼。
好了,以上就是關于白頂亞馬遜鸚鵡的全部介紹了。如果大家比較感興趣,可以多了解一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