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777年,英國著名航海家詹姆斯·庫克在拜訪東加王國國王時,曾送給他一件特別的禮物——輻射陸龜,又叫放射陸龜。或許是“王族生活”比較優越,這只龜活到1965年才壽終正寢,足足活了188歲,并因此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目前,輻射陸龜在野外極為少見,屬于世界珍稀的陸龜之一。對于該品種的陸龜,想必不少人都極為好奇,所以接下來,小編就從六個方面來跟大家好好介紹一下,一起來看看吧~
一、輻射陸龜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輻射陸龜
【別名】輻射龜、菠蘿龜、蜘蛛龜、駝背龜
【拉丁學名】Astrochelys radiata
【二名法】Astrochelys radiata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雙孔亞綱
【目】龜鱉目
【亞目】曲頸龜亞目
【科】陸龜科
【屬】土龜屬
【分布區域】馬達加斯加島的南部
二、輻射陸龜的習性
1.生活習性
輻射陸龜屬于陸棲熱帶龜類,喜歡生活在干燥的陸地,且周圍通常有灌木叢林、低矮植物和大戟屬的植物。其生活環境的最佳溫度在22-35攝氏度,當環境溫度為22攝氏度時,它們能正常吃食;當溫度在38攝氏度時,它們會減少運動以及吃食。
2.飲食習慣
輻射陸龜屬于草食性動物,主要吃一些植物的莖葉。
PS:任何紅色的食物都會誘惑到輻射陸龜。
三、輻射陸龜的外觀特征
輻射陸龜的整個背甲高高隆起,但每片背甲中央并不隆起,十分平滑,背部有鮮明的花紋,每一塊背甲中央都會有一個黃色或橘色的中心,從這個中心向外輻射出4條至12條黃色或橘色的條紋,這些條紋粗細不同。其粗鈍的頭部、粗大的腿以及腳的顏色均為黃色。
四、輻射陸龜的雌雄鑒別
1.體型:正常情況下,雌龜的體型比雄龜大。
2.尾部:雄龜的尾部細長,腹面有“V”形凹槽,而雌龜尾部無凹槽。
3.喉盾:雄龜喉盾較突出,反之,雌龜喉盾不突出,且平。
五、輻射陸龜的繁殖方式
在繁殖季節(每年的5、7、8、9月),雄性輻射陸龜常常會跟在雌龜的后面,頭部緊靠在雌龜的泄殖腔處嗅聞,有時會上下點頭晃動,當雌龜停止前進時,雄龜會爬上雌龜的背甲,進行交配。交配結束后,雌、雄龜會各自分開。當雌性準備產卵時,就會用其后腿挖出一個約6至8英寸深的水瓶狀的洞,在洞中,每次會產3-12枚近似球狀的蛋(長徑為36-42毫米,短徑為32-39毫米,重量為35-48克),然后雌龜就會蓋上土離開。蛋的孵化時間在145-231天。
六、輻射陸龜的保護現狀
輻射陸龜的數量在逐漸減少,已經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中,屬于一級重點保護物種。
好了,以上就是對輻射陸龜的全部介紹啦!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