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鱷龜,是一種有著原始龜的特征,長相卻又酷似鱷魚的龜類品種。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對它充滿了好奇啊?哈哈哈,那么,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它吧!
一、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大鱷龜
拉丁學名:Macrochelys temminckii
別稱:真鱷龜、鱷魚咬龜、鱷甲龜、鱷龜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龜鱉亞綱
目:龜鱉目
科:鱷龜科
屬:真鱷龜屬
二、形態特征
大鱷龜的體型較大,背甲的長度大概在31英寸左右,體重大概在200磅左右,尾巴的長度約為背甲的0.8倍。
大鱷龜的頭呈三角形,嘴巴前端的上下頜呈鉤狀,如老鷹嘴一般,比較鋒利。
大鱷龜背甲上有13塊盾片(呈棕褐色),這13塊盾片像13座小山般連綿起伏,呈縱橫3行排列,其背甲的邊緣還有著許多類似于鋸齒狀的突起。
大鱷龜的眼睛(小而有神)長在口的兩側,頭和頸上有許多肉突,其腹甲較小,且呈“十”字形,四肢較粗壯,趾間均有蹼。與其它龜不同的是,它的頭和腳并不能縮進殼內。
三、分布范圍
大鱷龜主要分布在美國堪薩斯州、伊利諾伊州的密西西比山谷南部、艾奧瓦州、佛羅里達州北部至得克薩斯州東部以及喬治亞州東南部沿岸平原。據了解,在1998年,我們國內也有少量引進。
四、生活習性
大鱷龜通常生活在湖泊、池塘、沼澤以及河流中,它們很少到陸地上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性大鱷龜會爬上岸,并尋找合適的地方產卵。
大鱷龜喜弱光,畏強光,喜靜,不喜歡被驚擾,喜溫怕寒,愛聚集。它們喜歡漂浮在水面上,有時還會四腿朝上,背甲朝下,頭朝上露出水面。
五、食性
大鱷龜的食性較雜,它們會以蟲類、蝦、水鳥、蛇、青蛙、魚以及各種各樣的水草為食。
六、繁殖方式
大鱷龜的繁殖方式為卵生,交配的時間在每年的2-5月份左右,產卵期在4-7月份。
大鱷龜產卵時,會將地點選擇在離水50米開外處。其每次可產30-120枚卵(呈球形,為白色),每顆卵的直徑大概在30-51毫米左右,孵化期大概在10-140天左右。
剛孵出來的幼龜長度大概在4.3厘米左右。幼龜的生長速度較快,一年可長到2千克,3年后,會達到性成熟。
七、種族現狀
由于人類的過度捕捉以及販賣,大鱷龜現已瀕危,在世界珍稀生物(瀕于絕種)排名中,名列第六位,同時它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是易危等級。
好啦!以上就是關于大鱷龜的所有信息啦~喜歡大鱷龜的朋友們,可以收藏這篇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