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紋地圖龜,因深橄欖綠色的背甲上,分布著黃色環狀圖案,看起來就像是地圖上的等高線和公路行車圖一樣而得名。它看起來十分有個性,不過環紋地圖龜數量稀少,很多人對此龜種都沒什么了解。所以,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一份環紋地圖龜的科普小知識,希望能夠帶你們更好地了解它。
首先,了解環紋地圖龜的基本信息:
1、中文學名:環紋地圖龜
2、拉丁學名:Graptemys oculifera
3、別稱:黃圈地圖龜
4、界:動物界
5、門:脊椎動物門
6、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7、綱:爬行綱
8、亞綱:無孔亞綱
9、目:龜鱉目
10、亞目:潛頸龜亞目
11、科:澤龜科
12、屬:地圖龜屬
13、分布區域:佛羅里達到德克薩斯
14、適溫:25℃以上
15、壽命:21年以上
16、保育級別:CITES附錄Ⅱ和IUCN紅色名錄VU(易危)
其次,了解一下環紋地圖龜的形態特征:
1、體長:雄性為7.6- 10.2 cm,雌性為12.7-21.6 cm。
2、眼部:兩側眼睛的后方都長有大型的黃色斑點,這些斑點的形狀多變,頸部有兩條寬闊的條紋伸展到眼后。
3、背甲:背甲為深橄欖綠色,脊棱上長有顯著的黑色刺狀突起,每片肋盾上都有一個黃色或橙色的環紋,周圍帶有黑邊。
4、腹甲:腹甲為黃色至橙色,沿著盾片接縫長有橄欖色的圖案。
5、腳:雄性的前腳上長有細長的爪子,雌性沒有。
然后,了解一下環紋地圖龜的生活習性:
1、活動:環紋地圖龜喜歡在寬闊細軟的沙灘和粘土質的河底活動,有時候在河邊有大量樹木、灌木叢、浮木及巖石塊的地方也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它們白天喜歡日光浴;晚上一般都是躲藏在河面附近的樹枝和浮木底下休息。
2、食物:環紋地圖龜是雜食性的龜類,魚、昆蟲、水生甲蟲、貝類或者少量藻類等,它們都是很愛吃。但是一般主要以昆蟲和軟體動物為食。
最后,了解一下環紋地圖龜的繁殖能力:
環紋地圖龜雄龜性成熟需要3~5年,雌龜需要7年。雌龜在5月中旬~7月中旬會陸續產卵,其中6月中旬為產卵的高峰期。每窩卵的數量平均為4到16枚,孵化成功需要60~75天。
好啦,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環紋地圖龜科普小知識,相信大家看完對它都有所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