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尾伯勞,體型只比麻雀稍微大一點,但性格卻十分兇猛。捕獵食物的時候,它們會躲在小樹頂端或電線上靜靜等待,一旦有獵物出現,就會和老虎一樣,立即沖上去,所以又被叫作“土虎伯勞”、“花虎伯勞”。
不過,和兇猛的性格截然相反的是,紅尾伯勞的叫聲卻很好聽,繁殖期間常常站在小樹頂端高聲鳴唱的它們,感覺就像是美聲音樂家,鳴聲粗獷、響亮、激昂有力。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都對這個奇特的紅尾伯勞產生了興趣吧?下面,小編就來詳細地科普一下它。
一、形態特征
1、體型:體長170~208mm,體重23~44g。
2、頭部:虹膜為暗褐色,嘴為黑色,頦、喉和頰為白色。頭側具有黑色的寬帶貫眼紋,從嘴基部起,穿越眼部,直到耳朵后部,猶如超級英雄佩戴的眼罩,顯得威風又神氣;眼罩上方具有白色眉紋,且雌鳥的眼罩不如雄鳥明顯。
3、身體:上背、肩為暗灰褐色,下背、腰為棕褐色。尾上覆羽為棕紅色,尾羽為棕褐色,且具有隱約可見不甚明顯的暗褐色橫斑。兩翅為黑褐色,內側覆羽為暗灰褐色,外側覆羽為黑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內側飛羽外翈具有棕白色羽緣和先端,腳為鉛灰色。
二、生活習性
1、活動:紅尾伯勞一般都是單獨或者成對活動,再加上它們性格活潑,所以非常喜歡在枝頭跳躍或飛上飛下。
2、食物:紅尾伯勞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比如直翅目蝗科、螽斯科、鞘翅目步甲科、叩頭蟲科、金龜子科、瓢蟲科、半翅目蝽科等,偶爾也會吃少量草子。
三、分布范圍
1、國內: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陜西、河北、河南、山東、四川、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和臺灣。
2、國外:孟加拉國、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 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不丹、圣誕島、丹麥、馬爾代夫、帕勞群島、英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
四、繁殖
紅尾伯勞繁殖期一般在5~7月,1年繁殖1窩,每天產卵1枚,每窩產卵5~8枚,由雌鳥孵卵,雄鳥警戒和覓食飼喂雛鳥。
五、保護等級
紅尾伯勞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及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紅尾伯勞的介紹,相信大家看完都對其有所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