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紋泥龜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頭部花紋,顏色較為豐富,有黃色以及紅色等。那么,小伙伴們對斑紋泥龜了解嗎?相信有不少人回答“否”。為了能讓大家對它們有個全面了解,小編就從五個方面來講講,請往下看~
一、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斑紋泥龜
【拉丁學名】Kinosternonacutum
【英文名稱】Tabascomudturtle
【界】動物界
【命名人】Schmidt
【命名時間】1947年
【壽命】30-40年
【主要分布】墨西哥加勒比海低地、韋拉克魯斯中部往東南方向到危地馬拉北部和伯利茲城
二、外觀特征
斑紋泥龜體型不是很大,身體長度在12厘米左右,最長可達到17.5厘米。
其背甲一般為棕色或者黑色;背部中央通常有一條脊椎龍骨,在幼體時背甲兩側有可能各有一條較為模糊的側脊椎龍骨;背甲上椎盾的寬度比長度長些;第1塊椎盾與第1對緣盾相接觸;第4對肋盾與第11對緣盾相交;第10與第11塊緣盾比之前的緣盾高些。
其腹甲與甲橋的顏色一般為黃色或者淺棕色;腹甲前后有兩塊鉸鏈蓋,后面的鉸鏈蓋末端沒有凹槽;閉合時,腹甲可以遮蓋裸露的部分。
其頭部和四肢的顏色是從灰色到黃色或者微紅色;下顎為奶油色,且有黑色的斑紋;四肢沒有凸起的刻度狀綴片;尾部末梢有一根堅硬的角狀尾刺。
PS:斑紋泥龜的頭部、頸部以及四肢有可能還會夾雜些褐色或者黑色的斑紋。
三、雌雄辨別
1.體型:同齡相比,雌龜體型一般比雄龜大。
2.尾巴:雌龜尾巴較短且細,雄龜尾巴較長且粗。
四、習性
1.生活習性
斑紋泥龜主要生活在湖泊、小溪、池塘以及海拔高度不超過300米的潮濕林地中。它們很少曬太陽,喜歡在黃昏或者夜晚出來活動。
2.飲食習慣
斑紋泥龜屬于肉食性動物,主要吃一些昆蟲,有時也會吃一些蝸牛、蛤以及蚌類食物。
3.繁殖方式
斑紋泥龜的繁殖方式為卵生。雌龜通常產卵的時間是在3-4月,每窩可產出3-5枚卵,卵的平均長度約為27.2mm,平均寬度約為15.2mm,平均重量約為3.7克。
五、種群現狀
由于受到疾病的威脅以及生活環境被破壞,斑紋泥龜的數量在逐漸減少。在1984年5月,阿拉巴馬立法機構立定法案,提出禁止捕獲和交易斑紋泥龜。
好了,斑紋泥龜的介紹,小編就說到這里啦!小伙伴們,了解了嗎?若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