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河龜是如今僅存的泥龜科物種(有很多名字里帶有“泥龜”的動物,并不屬于泥龜科,如黃泥龜、東方泥龜等)。它們有6500萬年的歷史,早已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如今卻是極度瀕危物種之一,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
雖說其棲息地所在的地區和國家已經將其列入保護名單,但那里的居民執行力薄弱,仍在不停捕捉中美洲河龜,因此它未來的境況我們無從得知。趁物種尚在,想認識中美洲河龜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篇科普文章哦~
一、出生
中美洲河龜本是兩棲動物,只是因為長時間在水中生活,導致四肢退化,難以靈活地在陸地行動,故漸漸將水域當作主要棲息地。隨后,烏龜媽媽們也會將巢建立在河邊,待到水位下降,巢內的卵才會成功孵化。小龜初見世面,就在水陸交界處,或許它們都來不及決定自己該去哪里活動,就跟著父母下水了。
由此看來,第一只中美洲河龜幾乎決定了種族的方向,那么它為何會選擇水域而不是陸地呢?哈哈,這種問題沒有三年腦血栓想得出來?但既然想到了,咱就來探究一下~
二、生活
小編認為,中美洲河龜毅然奔赴水域,或許和它們的生活需求有關。
1、食性:即便陸地和水中都有它們喜愛的食物,但陸地上只有部分蠕蟲和植物的莖、葉符合它們的口味,而水中的小魚小蝦、螺類乃至水草,都是它們喜愛的食物,選擇去水域也是理所當然。
2、棲息:它們出生在墨西哥的濕地,那里本就以河流、湖泊為主。或許中美洲河龜覺得,既然吃喝不愁,生活無憂,那就順勢而為吧~
3、天賦:它們鼻腔后側的咽膜能直接從水中提取氧氣,所以它們能長時間待在水中。也許天賦決定了它們更傾向于去水中生活吧。
三、現狀
作為極度瀕危的物種,如今中美洲河龜到底面臨哪些困境呢?
1、環境:當地的氣候不斷變化,以及可棲息水域的不斷萎縮,是導致其數量衰減的主要原因之一;
2、捕捉:當地居民還有著捕食中美洲河龜的習慣,這是其二;
3、政策:當地的保護政策并不嚴格,居民執行力也不強,所以中美洲河龜的數量仍在持續減少。
由此看來,中美洲河龜實屬難得一見的品種,希望當地人可以善待并幫助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