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平頭哥,想必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它憑借著天不怕地不怕的膽色,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而在海洋中,有一種海龜也有著“平頭哥”的稱呼,它就是大西洋蠵龜。
大西洋蠵龜又名綠蠵龜,之所以有“平頭哥”的稱呼,其主要原因在于大西洋蠵龜不懼怕劇毒的海蛇和水母,甚至會把它們當成一種美味。不過隨著人們大量捕殺大西洋蠵龜,其數量也是逐年減少。下面小編總結了一些關于大西洋蠵龜的基本信息,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一、形態特征
1、體型
大西洋蠵龜的體型較大,體長可以達到1m,體重一般為100kg,但也可以達到300-400kg。
2、頭部
大西洋蠵龜的頭部比較寬大,并且頭背部分布著鱗片;頭部的顏色為紅色或者紅褐色;眼睛較大,為黑色;口吻為鉤狀。
3、龜甲
大西洋蠵龜擁有堅硬的龜甲,其背甲為心形,顏色為紅棕色,背甲的曲線長度為745-1025mm,上面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椎盾、肋盾、頸盾、緣盾和下緣盾;其腹甲為橘黃色。
4、四肢
大西洋蠵龜的四肢呈船槳狀,前肢比較長,四肢肌肉強壯,前后肢各有1-2爪,但爪并不鋒利。
二、分布范圍
據了解,大西洋蠵龜的分布范圍較為廣泛,并不僅僅局限于大西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溫暖海域都有其分布,例如我國的東海和南海海域。
三、食物
大西洋蠵龜主要以魚、蝦、蟹等甲殼動物為食,也會吃一些軟體動物,例如之前提到的水母、海蛇。相對而言,海草等植物,它們就很少吃。此外,大西洋蠵龜每天需要花很多時間用來進食,以此來保證每日的能量所需。
四、活動規律
1、換氣
大西洋蠵龜與大多數海龜一樣,下潛一段時間后都需要浮出水面進行換氣。不同的是,大西洋蠵龜換氣的時間較長,一般為2-3分鐘。
2、洄游
在大西洋蠵龜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在奔波中度過,而它們所做的事便就是洄游。洄游的主要目的是產卵繁殖,其洄游的時間和距離不定,洄游時間從九、十天到兩、三月不等,而洄游距離有兩、三百公里,也有數千公里。
五、物種現狀
與其它海洋動物一樣,大西洋蠵龜也免不了被人類捕殺的命運,并且有一些人甚至會去大西洋蠵龜的產卵地挖盜龜卵,從而導致大西洋蠵龜的數量急劇下降。而目前大西洋蠵龜已經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在我國也屬于二級保護動物。
好了,以上就是關于大西洋蠵龜的所有介紹了,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去附近的海洋博物館一睹其真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