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側頸龜家族中的“巨人”——巨型側頸龜在INS上火了,很多外國網友爭相飼養它的非野生品種,惹得國內愛龜人士們羨慕不已。只是疫情當下,這種龜暫不允許進口,而國內的人工養殖數量又非常少,所以大多人只能駐足圍觀。
說來也挺奇怪的,巨型側頸龜的生殖能力其實頗為強悍,BBC甚至為此專門拍攝過它們產卵時的壯觀場面,可即便如此,巨型側頸龜依舊難逃瀕危的命運。這是為何?別急,請看本文分析。
原因一:“紅顏”禍水
巨型側頸龜長得非常漂亮,尤其是它的頭紋部分,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其頭部兩側有羊角狀的黃斑,在眼周還有與“眼鏡”頗像的環狀斑紋。再往上看去,頭頂有一對圓斑,有些中間還有黑色圓點,看著很像一對“眼睛”。
再看背甲,據悉,雄雌性的背甲長度分別在75和55公分左右,目前發現最大的有一米甲長。而且不光大,它的背甲還非常圓潤、飽滿,看看外國小哥撫摸其背的視頻,真的羨煞旁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紅顏”,引來了一眾盜龜人士,致使其野生品種越來越少。
原因二:“蛟龍”失水
巨型側頸龜本屬于深水龜類,并且需要充足的活動空間,而隨著人們對其棲息環境的侵占與開發,它們的生存與活動都受到很大影響,這是其一。
其二,隨著棲息地被破壞,它們的食物也越來越少,盡管它不挑食,魚蝦、昆蟲乃至部分植被它們都吃,但飯量巨大的巨型側頸龜,難免有挨餓的時候。
離開了賴以生存的環境,巨側不僅生長速度較慢,而且還容易生病。
原因三:竹籃打水
前文提到巨型側頸龜的產卵場景非常壯觀,那么壯觀到什么程度呢?據BBC的紀錄片顯示,在繁殖期,它們會在河岸的沙洲產卵,每次可產卵百余枚,而在產卵的旺季,更有數千只雌龜群聚于此,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片,蔚為壯觀。
然而,由于前面的“盜龜人士”,通常會在這個時期搖身一變成為“盜蛋人士”。所以,巨型側頸龜們辛辛苦苦產的一大窩龜卵,往往似“竹籃打水”一般,蕩然無存。
正是在這樣重重壓力之下,導致了巨型側頸龜的種群瀕危。即便已有相應的保護組織,也采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只得希望以后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