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池龜,是一種體型中等,且在國內僅有少量分布的龜類品種。相信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小伙伴對它們并不怎么了解,沒關系,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為大家詳細科普一下吧!
一、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斑點池龜
拉丁學名:Geoclemys hamiltonii
別稱:哈米頓氏龜、黑池龜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龜鱉亞綱
命名者及年代:Gray,1831年
二、外形特征
1、斑點池龜的背甲呈長橢圓形,顏色為黑色,且上面布滿了不規則的黃、白色斑點,而邊緣部分的斑點較多,且清晰;背甲中央有三條突起的脊棱,中間一條較為明顯。
2、斑點池龜的四肢又扁又圓,呈灰褐色,上面布滿了比較細小的斑點;其指、趾間均有蹼,前肢具5爪,后肢具4爪。
三、雌雄分別
雄性斑點池龜的體型較小,腹部中央略微向內凹陷,尾巴粗長,泄殖孔距腹甲的后緣較遠;雌性斑點池龜的體型較大,腹部比較平坦,尾巴細短,泄殖孔距腹甲的后緣較近。
四、分布范圍
斑點池龜主要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等地。
五、生活習性
1、斑點池龜主要棲息在沼澤地、小溪以及河流等處。
2、當溫度在18攝氏度以上時,斑點池龜可以正常進食;當溫度低于15攝氏度時,斑點池龜會出現停食、少動的現象;當溫度低于10攝氏度時,斑點池龜便會進入冬眠狀態。
3、斑點池龜屬于雜食性龜類,主要以魚、蝦、蚯蚓以及蝌蚪為食,偶爾它們還會吃一些水果。
六、繁殖方式
在正常溫度下,斑點池龜達到性成熟需要5年的時間;其繁殖方式為卵生,每年的4-6月是雌龜的產卵期。
斑點池龜一年可產卵1-2次,每次可產5-20枚卵,每顆卵呈長橢圓形,顏色為白色,孵化期約為70天。
七、種族現狀
由于環境被污染、棲息地遭到破壞,斑點池龜的數量在大幅度的減少,現已被列入多個保護名錄中,具體如下:
1、《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瀕危(EN)。
2、《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本文到這里就結束啦!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還有什么不懂的,歡迎小伙伴們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