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環蛇,是知名的食用蛇品種。據資料記載,在1997-2007這十年間,金環蛇的數量驟減一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們大肆捕捉、食用、販賣所致。可以說,它們是一度被人吃到瀕危的蛇。
那么金環蛇就這么好欺負嗎?它和近親“銀環蛇”同屬于劇毒蛇(雖毒性不如后者),但為何銀環蛇無人敢惹,它們卻有著如此遭遇呢?故事還得從金環蛇的生平講起。
一、形態特征
它有著一米到一米五的體長,身上長有黑色與金色環紋。整體看去,它像以黑色打底,并盤繞著條條金環,故命名為“金環蛇”。
它的頭部呈橢圓形,雙目圓瞪,并長有黑色的“眼影”,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往前看去,它藏有劇毒的前溝牙埋于口中,這是它極具殺傷力的部位。
金環蛇外表辨識度非常高,且毒性十分劇烈,但它一般不主動攻擊人類,這要從它的生活習性講起。
二、生活習性
1、活動:它是夜行性動物,白天往往會去樹底、石縫、草堆及灌木叢中休息。休息時,它的身體盤在一起,并將頭埋于腹下,在日落前都不會動彈。
2、食性:它喜歡吃一些小型蜥蜴、蛙類及嚙齒類動物,偶爾去淺水區撈點鮮活的小魚,如遇其它的蛇類或蛇蛋,它們有時候也會吃。但不管怎么說,它們對人類都毫無興致。
3、性格:它們只對獵物具有攻擊性,而面對人類,它們并不會主動挑釁,一般都是繞道而過。除非自身或巢穴的安全受人威脅,它們才會反擊。
總之,金環蛇通常都躲著人類,卻躲不過人們的捕捉,畢竟它的價值太高!
三、物種價值
食用價值:金環蛇曾一度成為經典名菜,經常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這是人們捕捉它的主要目的;
研究價值:它們的毒液非常具有研究價值;
藥用價值:它們的蛇體被一些人用來泡藥酒,蛇膽也具有入藥價值。
正是這些價值,導致金環蛇長期以來被人大量捕殺,且不只是內銷,出口量也非常驚人,故種群數量一度驟減。
那人們對此是否采取了保護措施呢?
四、種群現狀
如今,金環蛇屬于我國瀕危動物的一種,并且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其種群數量也得到了穩定。隨著種群數量的增長,它們在我國南方很多地區都可以見到,甚至偶爾出現在人們家中。
友情提示:如果大家在屋里偶遇金環蛇,千萬不要主動攻擊,更不可捕捉食用、販賣,最安全的方法是找警察叔叔,他們會幫忙捕捉并放生。
好了,金環蛇就介紹到這里。據說,有人曾將它錯看成減速帶,然后踩了上去...(后果請自行腦補),所以大家還是要多加小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