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血蟒,大多數人對它的印象是兇殘、血腥、令人毛骨悚然,其實血蟒并不是大家印象里的那樣,相反,可以說它其實是爬行綱中的弱勢群體。那么血蟒究竟是怎樣的呢,請讓小編來為你介紹。
一、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血蟒
【二名法】Python curtus
【別稱】短尾蟒、短蟒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目】有鱗目
【亞目】蛇亞目
【科】蟒科
【屬】蟒屬
二、外形特征
血蟒屬于中小型蟒,體長一般不會超過兩公尺,不同產地的血蟒身上的花紋和顏色存在部分差異,如婆羅洲產的底色以黑色為主,馬來半島產的底色以紅褐色為主。
三、地理分布
血蟒主要分布于東南亞,泰國、馬來西亞、馬來半島及蘇拉威西島等也都有他們的蹤跡。
四、習性
1、生活習性
血蟒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差,它不耐寒冷,同時也很怕熱,只有25~30度是它比較適應的溫度,在這個溫度范圍內,血蟒能夠正常的攝食、生長。當溫度低于24度時,它的攝食將會減少;當溫度低于15度時,它就會停止攝食,并且有可能會死亡。因為是東南亞的熱帶品種,所以血蟒沒有冬眠的習性。
2、繁殖方式
血蟒屬于卵生,每年春夏交替的時候會產卵10枚以上(應個體差別而論),孵化期一般不超過60天。
五、飼養方法
血蟒因為體型獨特以及其美麗的花紋而具有較高的觀賞、展覽價值,在飼養時應提供齊全的加熱設備和能容納整條蟒體的水盤。野生血蟒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嚙齒類)和鳥類和爬行類為食,馴養時投喂大小白鼠、兔子燈活餌較為適合,初次誘食非常關鍵,投飼過程中要隨時留意觀察,防止血蟒被白鼠咬傷。
飼養場應該以碳化樹皮和綠地為主,里面最好設有飼水器皿,木、石結構的洞穴,枝粗葉大的植物等,受光和通風要良好。對于馴化的血蟒,經常要穿著固定的工作服、清洗雙手之后再把玩,以消除它對飼主的恐懼。血蟒產卵時應避開外界刺激,產卵及孵化期間攻擊性增加,人工馴養下血蟒的孵化率一般可達80%。
沒想到吧,血蟒不僅沒有想象中那么兇猛、令人害怕,反而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相信通過小編的介紹,大家對血蟒一定有了一個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