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我們國家分布范圍最廣的毒蛇是哪種?那小編覺得應該是一種名叫短尾蝮蛇的小型毒蛇了。這種毒蛇的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在我國大部分省份都有,并且不分南北,北方的省份比如陜西、遼寧、甘肅、河北等,南方的省份比如四川、福建、貴州、江西等等。
雖然我國有多達十八個省份都有短尾蝮蛇,但是不用過于擔心。短尾蝮蛇行動遲緩,性格溫順,不會主動地去攻擊人類。但是,如果你觸及到了它的身體或踩住了它,那么就會遭到攻擊。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短尾蝮蛇。
一、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短尾蝮蛇
【拉丁學名】Gloydius brevicaudus
【別稱】紅土球子、草上飛蝮蛇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爬行綱
【目】有鱗目
【亞目】蛇亞目
【科】蝰科
【屬】亞洲蝮蛇
【種】短尾蝮蛇
【命名人】Stejneger
【命名時間】1907年
二、外觀特征
1、體型:短尾蝮蛇的體型較小。其成年的體長也不過只有三十厘米到五十厘米,而初生短尾蝮蛇的體長甚至只有十五厘米左右,可算是世界上最小的毒蛇之一了。
2、外觀:短尾蝮蛇和許多蝰蛇科一樣頭部呈三角形,其整體顏色為淺褐色或紅褐色,因為其眼睛后有一條白色的眉紋,所以短尾蝮蛇過去又被叫做長眉蝮蛇。
三、習性
1、食性:短尾蝮蛇屬于肉食性蛇類,其食性很廣,淡水魚、蛙、蜥蜴、鳥、鼠類等均是其喜愛的食物。
2、活動:短尾蝮蛇屬于晨昏性蛇類,即清晨和黃昏活動頻繁。其行動較為遲緩,喜靜不喜動。經常采取突然襲擊的方式來進行捕獵,它身上的顏色就如同天然的迷彩服不容易被獵物發現。捕獵時,它會選擇一個舒適位置蜷縮不動,待到獵物從其旁經過時就突然彈出頭部攻擊,用毒牙迅速咬住獵物并注入毒液。
3、繁殖:短尾蝮蛇為卵胎生,每條雌一次可產10余條小蛇。其在每年的5~9月進入繁殖期。初生的幼蛇一般體長14~19厘米,重量在7~12克。
四、蛇毒
短尾蝮蛇的蛇毒為混合毒,以血循毒素為主,還含有神經毒素。血循毒素主要會使人肢體高度腫脹令人疼痛難耐。短尾蝮蛇的毒液除了有捕食、消化和自衛作用,對于人類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五、種群現狀
由于短尾蝮蛇的蛇毒具有很好的藥用效果,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捕殺取毒的對象。再加上人類的活動導致其棲息地的減少,短尾蝮蛇的數量已經不像從前一樣那么多了,甚至不少地區已經很難看見野生短尾蝮蛇的影子。
好了,關于短尾蝮蛇小編就介紹就到這里了,若還想了解其它蛇類的相關信息,不妨持續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