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巨蝮,可能很多人都不一定認識,這可是南美洲最大的毒蛇,連眼鏡王蛇都打不過它,對它都是退避三舍。這種毒蛇主要分布在亞馬遜河盆地北至哥斯達黎加的森林和灌叢地,體長在1.8-3公尺,因為其產生的毒液十分致命,所以排在奈吉爾·馬文哥斯達黎加十大致命毒蛇名單上的第一名。下面就給大家來介紹介紹這個家伙的具體信息:
一、形態特征
巨蝮的頭略呈長三角形,背面灰褐色到褐色,頭背有一深色“∧”形斑,全身有黑斑。頭背有對稱的大鱗片,眼前有頰窩,體背有兩縱行圓斑。
它的體色變化大,頭體背部會呈現灰褐色或者土紅色,頭部在眼后到口角有黑色帶,其上緣有一黃白色細紋;體背交互排列有黑褐圓斑;腹面灰白到灰黑褐色,有不規則黑點;尾尖是黑色的。
二、生活習性
巨蝮喜歡盤踞在落葉或者枯樹當中,它們為了伏擊獵物可能會在一地盤踞數周之久,是一個很有耐心的獵人。每當抓獲到獵物以后,它們都會從獵物的頭部開始一點一點的吞食,對于那些有攻擊性的或者體形特別大的獵物,它們不會硬鋼,會先咬傷獵物,然后將其放走,等待毒液的侵蝕。
巨蝮屬于卵生動物,一次可產5-18顆卵,產卵后的雌性巨蝮十分的危險,它們會對一切活動物體進行攻擊,保護欲望很強,所以切勿隨意靠近。
三、生活環境
巨蝮正常情況下,喜歡棲息在石堆、草叢和灌木叢中,偶爾也會遇到巨蝮盤踞在舊洞里,這些都是蛙、鼠等挖鉆的。
最后筆者想說的就是,巨蝮用熱頰窩鎖定獵物,因此有趨光性,有時候旅游者或者土著點起篝火,如果碰到巨蝮正在獵食,它就會朝火光的方向爬。要是發現有巨蝮爬過來,最好馬上滅掉篝火,否則,這家伙就像非洲犀牛一樣跟過來,發生非常可怕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