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閃鱗蛇是我國獨有的物種,其野外種群已經極為稀少,目前已知的野外種群數量在1500只左右。閃鱗蛇也叫日光蛇或珠光地蛇,因當其沿地面蠕動時,鱗片上閃閃地發出鋼青、鮮綠、血紅、紫銅等艷麗的珍珠一樣的反光,故叫閃鱗蛇。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海南閃鱗蛇。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海南閃鱗蛇
【拉丁學名】Xenopeltis hainanensis
【別名】日光蛇、珠光地蛇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爬行綱
【目】有鱗目
【亞目】蛇亞目
【科】閃鱗蛇科
【屬】閃鱗蛇屬
【種】海南閃鱗蛇
【毒性】無毒
【分布區域】分布于中國海南省與廣東、廣西、江西、福建等省(區)是大陸亞種
二、外觀特征
1.體型:雄性全長為865mm,雌性為610mm。
2.體色:背面為藍褐色,有金屬光澤,兩側最下3行背鱗間有1~2條斷續白縱紋,腹面為灰白色,尾后段為鱗藍褐色。頭部為藍褐色,頭腹為淺藍灰色或淺褐色。
3.特征:海南閃鱗蛇的頭較小而略扁,吻端圓純,軀干圓柱形,尾巴短,僅占全長的1/13。自然光照到其鱗片上會閃閃地發出鋼青、鮮綠、血紅、紫銅等艷麗的珍珠一樣的反光。
三、生活習性
1.棲息:海南閃鱗蛇喜歡隱藏在草叢、枯葉下方。棲息于海拔200~800公尺的平原、丘陵與低山地區。
2.食性:海南閃鱗蛇以小型嚙齒動物或食蟲目動物為食。
四、保護等級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瀕危(EN) 。
關于海南閃鱗蛇就介紹到這里啦,謝謝大家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