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蛇的品類非常多,它們有的天生帶有劇毒,對人類和其他動物帶來巨大威脅,有的雖然無毒,但同樣是個優秀的獵手。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一個無毒的獵手—泥蛇。
泥蛇就是大家常說的水蛇,特別是南方尤為的常見,也是大家的童年陰影之一。一個無毒的蛇究竟是如何做到名揚四海的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下泥蛇的知識。
一、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泥蛇
俗名:中華水蛇
拉丁學名: Enhydris chinensis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爬行綱
目: 有鱗目
亞目: 蛇亞目
科: 游蛇科
屬: 水蛇屬
二、形態特征
泥蛇全長50~70cm,背部灰土色,兩側有不規律的小黑點,腹部顏色相較于背部略微變淺,軀干圓柱形,尾巴扁短,眼睛小。
三、分布
泥蛇一般生活在海拔32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中,在池塘、水田、水渠中尤為常見。
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江蘇、浙江、湖北、海南等地。在國外只有越南北部有它們的蹤影。
四、生活習性
1.泥蛇棲息于溝渠、稻田或其他水域附近,白天及夜晚都有活動跡象。
2.多以魚蛙為食,饑餓情況下也會冒險捕獵大體積的黃鱔,甚至捕食同類。(因捕食同類的情況,所以對人工養殖也造成了不少麻煩)
3.每年的八九月份為產卵期,每胎可以生3~13條小蛇仔,才出生的小蛇仔身長只有100~150mm。
在小編的科普下,大家對泥蛇有了更加深層次的了解了吧? 希望大家學習到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杜絕野味,它們不屬于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