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狐-150分布十分的廣泛,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大陸都有它們的足跡,并且由于它們耐高寒、抗病蟲、高繁殖力、皮毛優質等特點,還被引入到了澳大利亞等地。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了解下赤狐-150的相關知識。
一、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赤狐-150
拉丁學名:Vulpes vulpes
別稱:紅狐、草狐、火狐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真獸亞綱
目:食肉目
科:犬科
屬:狐屬
種:赤狐-150
二、形態特征
赤狐-150的體長為50-90厘米,尾長30-60厘米,體重7.1~8.0千克。它們的吻尖而長,耳朵較大并且呈直立狀,四肢強健,體軀修長,尾長而粗圓,尾尖為白色,具有尾下腺,長長的尾巴有防潮、保暖的作用。
三、生活習性
赤狐-150喜歡居住在土穴、樹洞或巖石縫中,有時也占據兔類動物的巢穴,除了繁殖期和育仔期間外,一般都是獨自棲息。它們通常夜里出來活動,白天隱蔽在洞中睡覺,但在荒僻的地方,有時白天也會出來尋找食物。主要捕食各種鼠類、野禽、鳥卵、昆蟲和無脊椎動物。
每年1~2月是赤狐-150的交配期,每胎多為5-6仔,最多可達13仔,幼仔出生的時候,雄獸總是待在雌獸的旁邊。初生的幼仔皮毛又黑又短,軟弱無力,體重約為60-90克,出生后14-18天睜開眼睛。
赤狐-150飼養的主要用途是為了它們經濟價值較高皮毛和用來研究教學,小伙伴們還知道哪些用途嗎?評論區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