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狐又被稱為印度狐,是印度次大陸上特有的一種狐貍,雖然它們的分布非常廣泛,但在整個分布區域內仍然是低密度的,而且數量正在減少,是一種非常需要關注的物種。
一、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孟加拉狐
【別名】印度狐
【拉丁學名】Vulpes bengalensi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真獸亞綱
【目】食肉目
【亞目】裂腳亞目
【科】犬科
【亞科】狐亞科
【屬】狐屬
【種】孟加拉狐
【命名者及年代】Shaw,1800
【英文名稱】Bengal Fox,Indian Fox
二、形態特征
孟加拉狐是一種體型較小的狐貍,它們體長45-60厘米,尾巴長25-36厘米。它們一般重2-4千克,吻比較長,耳朵尖而長,尾巴約是體長的50-60%。它們的背部是灰色的,腹部顏色較淡,腳呈褐色或紅褐色。
三、棲息環境
孟加拉狐首選的棲息地是小范圍的空曠草原及帶點刺的灌木叢,而它們似乎會避免生活在地勢險峻的山地和無邊無際的草原。它們喜歡干旱、平坦、地勢起伏的地區,灌木叢和草地等地方由于很容易挖窩點,也經常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
四、生活習性
孟加拉狐主要在拂曉及傍晚時出來活動,當天氣炎熱時,它們會躲在草叢或自己所挖的地下窩內休息。它們主要以嚙齒動物、蜥蜴、蟹、白蟻、昆蟲、小型的鳥類及果實為食物。
以上就是孟加拉狐的詳細介紹啦,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可以在下面留言討論,也可以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狐貍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