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養青蛙的要點

        養好青蛙要稻田養蛙、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準備好產卵池、蝌蚪池、成蛙池注意青蛙的攝食。  1、稻田養蛙 稻田養蛙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強、肥力偏差的稻

      養好青蛙要稻田養蛙、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準備好產卵池、蝌蚪池、成蛙池注意青蛙的攝食。

      1、稻田養蛙 稻田養蛙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強、肥力偏差的稻田。四周要設圍墻,墻內壁抹光滑,防止青蛙逃逸。水深10-20厘米,稻田的進出水口設置閘網,以攔阻蝌蚪外逸。在田中另設孵化池,池上設網,以防來自空中的敵害。

      2、大型養殖場的設計 養殖池要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清潔、水溫適宜、沒有污染的地方修建。養殖池的圍墻以網類、水泥板、塑膠板或磚砌均可。外圍墻的基部埋入地下約15-20厘米,墻里面需再用尼龍網圍一層,以防青蛙撞傷,同時對外來蛇、鼠也有防御作用。養殖聲的上方應用網圍起,以防類的侵害。池底一般以泥土為宜,以利青蛙入土越冬。

      根據青蛙不同發育期的需要,在大養殖池里要建有產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及成蛙池。

      4a.jpg

      產卵池:有中央池和溝畦池兩種。中央產卵池的墻壁以水泥板、網類或磚砌均可。高90厘米,設在大池在中央,面積按需要而定。陸地面積占三分之一,其上放掩蔽物,如木板或稻草,并種花草或設葡萄架,以遮蔭。50平方米的產卵池可放種蛙35-40公斤。 溝畦池是以寬8.4米、長10米、高1.1米為一間接的產卵池。池里挖平行溝畦,相間120厘米,溝里放水,水深10-15厘米。畦上每隔30厘米放置一塊掩蔽木板,木板高9厘米,長、寬各70厘米,板上覆蓋稻草,使之陰暗涼爽。板緣下方的地面,挖一淺溝,使種蛙進入棲息。中央產卵池及溝畦產卵池均先鋪下細目網,產卵后,將網連卵塊一起提起,移至孵化池孵化。

      孵化池:為便于觀察蝌蚪,用磚砌的水泥池最好,高40厘米、寬120厘米、長300厘米左右,并設注排水口,以便注排水,控制水溫和水位。池上架設涼棚,以防午間陽光直接曝曬。孵化池的水要清潔干凈,進行消毒,以提高孵化率及減少病害。

      青蛙的養殖方法

      蝌蚪池:可用磚砌或挖泥池。磚砌的蝌蚪池一般高60厘米,寬120厘米,長400厘米,水深20-25厘米即可。泥土地邊用黑色塑料布鋪上,以便清洗池底,并能吸收陽光增設水溫,促進蝌蚪生長。蝌蚪池也可為長方形水泥地,其池壁抹水泥,池底留泥土,以4×6平方米為一單地,池壁有一定斜度,設排水孔,水深50厘米。內養水葫蘆,外圍竹箔防敵。蝌蚪將變態時,放入布代或集蛙盒,供變態的幼蛙蔭涼掩蔽及棲息。捕捉時利用手網,慢慢地自水中向上連盒一起撈起。集蛙盒高5厘米,長、寬各20厘米,用兩塊薄木板,在它們四個角間釘上支柱即可,其余四邊均留空。

      成蛙池:為便于大小分養、投餌和捕獲,防止疾病傳染及控制密度,成蛙池不宜太大。青蛙雖然喜棲于水旁,但并不常棲于水中,所以池里的水域不宜太多,應多留陸地以供棲息。池以長方形為好,池里設3-4條注排溝。例如以長16米、寬8米,高90厘米的場地。池內做成畦溝狀,畦寬150厘米,溝寬70厘米,水深10-15厘米,靠墻兩旁陸地,每隔10-20厘米,放置一個掩蔽用的木板或三夾板,其長、寬各1米左右。

      板下面墊高3.5厘米,以利青蛙棲息。放置木板的目的是創造一個蛙類的生態環境,并避免外界人畜騷擾,保持蔭涼及防止風吹雨打。木板可以根據青蛙的成長調節高低。這樣躲于板下的蛙只數目及大小相近似。

      便于控制投餌的位置和調節投餌量。場內的陸地要踏實,保持良好的注排功能。注排水孔要加設紗網,以防適敵害侵入及青蛙逃出。 青蛙池的面積與放養的數量應根據各期全形大小和水源供應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每平方米蛙卵5000-7000粒,蝌蚪1000-2000只,幼蛙70-100(40天以內100只,40天以上70只),成蛙,種蛙20-30只。

      1.幼蛙培育技術要點幼蛙池保持水深0.3~0.5米,水面設置3~5個飼料臺和休息臺。剛變態的稚蛙放養密度為200~300只/㎡,50克以下的幼蛙放養密度為100~200只/㎡。同池幼蛙在飼養一段時間后應按幼蛙的口徑相適應。剛變態的幼蛙投喂粒徑為2.0毫米的稚蛙料,個體20~30克時投喂粒徑3.0毫米的幼蛙料,個體30~50克時投喂粒徑3.5毫米的成蛙料。日投喂量為蛙體總重的5%左右,上下午各投喂一次。要定期家換水,保持水質新鮮。

      2.成蛙養殖技術要點幼蛙轉入成蛙池后,青蛙攝食量大,生長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產量的重要時期,供應充足的餌料最為關鍵,主要是人工培養的蠅蛆、蚯蚓、黃粉蟲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餌。在土堆上養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灑上一些濃度為3%~5%的石灰水,蚯蚓即會傾巢而出,充當蛙餌。

      還要適量喂些配合飼料,并要及時分養,調整飼養密度。成蛙飼養1個月后,蛙體重達100克時,飼養密度每平方米30只,2個月后改為每平方米10~15只。再經過短期飼養,即可成為商品蛙上市。

      病害防治要點

      青蛙的病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養殖過程中,只要注意環境衛生,保證飼料新鮮、營養均衡、科學喂養,就可以減少蛙病害的發生。青蛙的常見病害有暴發性敗血病、氣泡病、車輪蟲病、紅腿病、胃腸炎等。

      養青蛙要注意青蛙的繁殖生長。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