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的牙齒碰到破皮沒有流血,如果狗狗是定期打了狂犬疫苗的健康狗狗,沒有流血是不用打針的。
狂犬病毒具有兩種主要抗原:一種是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使病毒具有神經毒性,并使體內產生中和抗體及血凝抑制抗體,中和抗體具有保護作用;另一種為內層的核蛋白抗原,可使體內產生補體結合抗體和沉淀素,無保護作用。患者和患病動物體內所分離到的病毒,稱為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virus),其特點是毒力強,但經多次通過兔腦后成為固定毒(fixedvirus),毒力降低,可以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不耐熱,在56℃時15~30分鐘或100℃時2分鐘即可滅活;對酸、堿、新潔爾滅、福爾馬林等消毒藥物敏感;日光、紫外線、超聲波、70%酒精、0.01%碘液和1%-2%的肥皂水等亦能使病毒滅活,但在冷凍或凍干狀態下可長期保存。狂犬病毒進入人體,沿周圍傳入神經而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因此頭、頸部、上肢等處咬傷和創口面積大而深者發病機會多。
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動物的延腦、大腦皮層、小腦和脊髓中。唾液腺和唾液中也常含有大量病毒,人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抓傷或經粘膜感染均可引起狂犬病,在特定條件下也可以通過呼吸道氣溶膠傳染。在狂躁型狂犬病患者中,可出現恐水和/或怕風癥狀,故又稱“恐水癥”(hydrophobia)。
傳播方式:
1、通過破損的皮膚和粘膜感染:
(1)咬傷或抓傷。絕大多數狂犬病均為犬、貓咬傷或抓傷所致。
(2)在犬、貓等動物的宰殺及剝皮的過程中感染。
(3)犬、貓等動物舔傷口或者肛門時感染。
(4)犬、貓等動物排出帶有病毒的污染物刺傷皮膚感染。
(5)護理病人,被其唾液污染手經傷口感染。
(6)親吻犬、貓等動物,通過口腔粘膜感染。
2、經呼吸道感染
3、經消化道感染
4、先天性感染
注意具體情況,如果不放心還是可以打一個狂犬疫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