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貓很難發腮,對于貓咪來說,只有公貓會發腮,母貓永遠不會。有些品種例如英短、異短這些大臉盤子基因的貓咪可以發腮,一部分田園像貍花貓也會發腮。但是天生錐子臉例如無毛貓、東方短毛貓和大部分田園貓是不會發腮的。
搞清了哪些貓能發腮,下一步就研究下發腮的因素:
決定因素—遺傳
不管人和動物,基因的遺傳永遠是決定性的因素。父母血統好,基因就相對穩定,爸爸的大腮就會很容易遺傳到兒子身上,女兒即使不能發腮,也能繼承爸爸結實的身材和塊頭。父母品相一般,父親本身就不怎么發腮,兒子是不可能有大腮的,就算每天吃的再好也沒用,只能全部轉化到肚皮上,臉部依然小小的。
關鍵因素--營養:
對于血統好基因好的公貓,喂養就格外重要,建議多喂高蛋白低脂肪的實物,營養好了,腮自然就會發起來。但這也是相對于同一只貓前后階段的對比,畢竟郭敬明吃什么也長不出姚明的個頭。從營養學的角度分析,牛肉在發腮這件事情上并沒有什么肉眼可見的優勢。任何一種高蛋白的肉類喂食得當都能幫助發腮。這里推薦生骨肉喂養,任何肉類+骨骼+血+內臟的合理配比都能促使貓咪發腮。
發育因素—激素、年齡
公貓普遍發育晚,3-6個月正是貓咪成長中的尷尬期怎可能發腮?一般3個月開始瘋漲骨架,8個月腦袋開始發育,有些甚至更晚。家長需耐心等待,照顧好貓咪的飲食起居,注重飲食的合理搭配,像英短至少2歲才可基本長成,公貓受在成熟后受雄性激素的影響也會更加雄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