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的種類有很多:野鴿、家鴿、巖鴿、原鴿、斑尾林鴿、雪鴿、歐鴿、點斑鴿、雀鴿、家鴿、信鴿、軍用鴿、賽鴿等。
野鴿主要有巖棲和樹棲兩類。家鴿經過長期培育和篩選,有食用鴿、玩賞鴿、競翔鴿、軍用鴿和實驗鴿等多種。公元前3000年,埃及王朝第五代就有養鴿記載。中國養鴿也有悠久的歷史。據四川蘆山縣漢墓出土陶鏤房上的鴿棚推斷,最遲在公元206年民意已在養鴿之風。當今世界各大洲都有各自的野生鴿和家養鴿。人們對鴿子的分種統計不盡相同。據日本《動物的大世界百科》介紹,地球上的鴿子有5個種群,250種;而日本《萬有大事典》記載謂鳩鴿科的鳥類多達550種。從眾多的各具特點的野生原鴿,進化到多種多樣的家鴿,說明今天的家鴿是一種多源性的產物。無論野鴿還是家鴿,鴿子是無蹼的。一些非法野味餐館的黑話將從野外捕捉的海鷗稱作“鴿子”,這是法理難容的。
鴿子鴿形目鳩鴿科鳥屬鴿種。鴿子亦稱家鴿、鵓鴿,鴿子的祖先是野生的原鴿。早在幾萬年以前,野鴿成群結隊地飛翔,海岸險巖和巖洞峭壁筑巢、棲息、繁衍后代。由于鴿子具有天性的愛巢欲,埃及和希臘人已把野生鴿訓練為家鴿了。鴿子喜歡吃石子,這與它特殊消化系統有關。必需不時地吞食石子。
巖鴿
亦稱“山石鴿”。野鴿的一種。生活在海岸邊的巖崖上,于巖隙間銜枝筑巢并繁殖后代。棲息海邊,渴飲海水,以補給體內鹽分。這種習性在今天的家鴿身上得到了衍續。體型比原鴿稍大,雄鴿體長可達35厘米。易馴養。羽色屬雨點,復羽的底色為深色,雜有白色斑點。產于歐洲南部到地中海沿岸、中近東、印度、朝鮮等地。在主要分布于東北全境,內蒙古東部和中部及其他地區。英國科學家達爾文認為是家鴿的祖先,他在《物種起源》中稱:“多種多樣的家鴿品種起源于一個共同祖先:巖鴿。”鳥類學家區別不了原鴿與巖鴿在生物學上有什么不同。原鴿英文為RockDove,以前都譯為巖鴿,故達爾文指的野生巖鴿很可能就是原鴿。
野鴿的一種。為家鴿的原種,體型也和家鴿大致相似。大多棲息在海邊巖石峭壁間,不擅筑巢,僅銜些枯枝敗葉作鋪墊。羽色大體為瓦灰色,翅膀上有兩條黑色橫楞,頸胸羽毛顏色較深,并有紅色和綠色金屬光亮。食谷類和蔬菜種子。亞種甚多。分布于歐洲、亞洲大陸,以及伊朗、印度等地,也產。參見“巖鴿”。
斑尾林鴿國建二級保護動物,野鴿的一種。比家鴿大而重。在樹上筑巢。羽色為黑色,翅膀邊緣有白羽,頸部羽毛夾有白色。喙黃色,眼睛淡黃色。歐洲分布很廣,不易馴養,可與家鴿雜交。
雪鴿,野鴿的一種。產于西藏。因生長在雪山下而得此名。多為全白色,也有瓦灰色。
歐鴿野鴿的一種。生活在森林中,于樹穴中筑巢。體型略小于普通家鴿。羽色為深灰色,翅膀上有兩條不明顯的黑色橫線。眼睛呈黑色。可與家鴿雜交,但雛鴿大多在二周齡時夭折,存活的雜交后代中,雄鴿能和家鴿返交,雌鴿無生育能力。
點斑鴿野鴿的一種。產于非洲的西部和東北部。羽色為氧化鐵色,翅膀上雜有蒼白色三角形斑點。頸羽分叉。可與普通家鴿雜交,產生的子代野性大,不耐寒,無生育能力。
家鴿
鳥綱,鳩鴿科家禽。由原鴿馴化而成。世界上不同地區的野鴿的后代,經過不斷地馴化、選種、育種而形成各種不同的家鴿品種。按用途可分競翔、食用和玩賞三大類。競翔鴿有強烈的歸巢欲和快速的飛翔力,是人們組織體育競賽的“運動員”。食用鴿體形大,肉質美,營養價值高,飼養方便,繁殖快,是供人佐餐的滋補食物。玩賞鴿以奇麗的羽裝、羽色和各種表演技巧見長,是供人娛樂的寵物。家鴿體形大小懸殊,最小的玩賞鴿體重約300克,最大的食用鴿體重約1500克。羽色多種多樣,主要有紅、黃、藍、白、黑,以及雨點和花等。有善飛的快速鴿,也有飛不起來的地鴿。
信鴿亦稱“通信鴿”。用于通信的鴿子。包括航海通信、商業通信、新聞通信、軍事通信,民間通信等。古羅馬人很早就已經知道鴿子具有歸巢的本能。在體育競賽過程中或結束時,通常放飛鴿子以示慶典和宣布勝利。古埃及的漁民,每次出海捕魚多帶有鴿子,以便傳遞求救信號和漁汛消息。奧維德(公元前43年~公元17年)在一本著作中記述了一個叫陶羅斯瑟內斯的人,把一只鴿子染成紫色后放出,讓它飛回到琴納家中,向那里的父親報信,告知他自己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贏得了勝利。古代中東地區巴格達有個統治蘇丹·諾雷丁·穆罕默德,在巴格達和他的帝國各城之間建立起一個信鴿通訊網,形成一座著名的信鴿郵局。13非洲商業船隊也將鴿子置放在船上作為海運幫手,不時放出鴿子通知岸上輪船到達等等。相傳楚漢相爭時,被項羽追擊而藏身廢井中的劉邦,放出一只鴿子求援而獲救。五代后周王仁裕(公元880~956年)在《開元天寶遺事》著作中辟有”傳書鴿“章節,書中稱:“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可見唐代已利用鴿子傳遞書信。至19世紀初葉,人類對鴿子的利用更為廣泛,在人類的軍事沖突史中,它是最早并最多較力于主人的。著名的滑鐵盧戰役的結果就是由信鴿傳遞到羅瑟希爾德斯的。在今天,人類利用它進行隱蔽通訊,海上航行利用它跟陸上聯系,森林保護巡邏隊有效地使用信鴿跟總部聯系等等。
軍用鴿服役于軍隊、效命于疆場的信鴿。人類很早就已經意識到鴿子在軍事上的意義。作為人類軍事上的助手,早在2000年前的古羅馬時代就有了記載。愷撒大帝在征服高盧的戰爭中多次使用鴿子傳遞軍情。公元前43年赫蒂厄斯和布魯特斯在圍攻穆蒂納(摩德納)時也使用鴿子通訊聯絡。其后在歷次戰爭中,軍鴿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并涌現出不少軍功卓著的“鴿子英雄”。軍鴿應用的范圍已更加廣泛。除傳遞信息、進行聯絡外,還有利用軍鴿進行偵察,幫助雷達值班和收集資料,甚至有的導彈基地也利用其參加值班。此外,也有利用軍搜索海面,尋找遇難者和失落的物體等。
賽鴿亦稱“競翔鴿”。專用于競翔比賽的鴿子。人們從關養到放養的過程中,發現鴿子有認巢的性能,然后有意識地把鴿子帶到乙地并使之飛歸甲地,這就產生了通信鴿。當人們看歸巢的鴿子有先有后,于是又萌發了用鴿子競翔取樂的愿望,從而發展成為競翔這一高尚的體育活動。人們為了奪取比賽的勝利,各自在繁殖、飼養和訓練上潛心研究探索,不斷設法改進,終于形成了賽鴿這一個新的品種。早在18世紀初,比利時安特衛普的育種家烏連將巖波鴿同波斯傳信鴿、翻飛鴿及史密特鴿結合,培育成世界上優良的品種,被譽為賽鴿的鼻祖。
明代中葉,人們已用鴿子競翔取樂,并組織了相應的“放鴿之會”團體。《廣東新語》:“歲五六月廣人有放鴿之會……擇其先歸者,以花紅纏鴿頸。”賽鴿一般體型不大,成年公鴿約500克,母鴿約450克。骨骼硬扎,肌肉豐滿,眼睛明亮,羽毛薄而緊,羽色主要有雨點、黑、絳、灰、白、花等多種。傳統的賽鴿品種有戴笠鴿、中國藍鴿、中國粉灰鴿、紅血藍眼鴿、中國梟、競翔賀姆鴿、安特衛普鴿、烈日鴿、美國飛行鴿等。按賽程可分為中短程鴿、長程鴿和超長程鴿。為了提高賽鴿的歸巢性能和飛翔性能,必須選好種鴿并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與訓練。挑選賽鴿的標準為骨骼發達而有力,羽毛緊密堅挺而富光澤,肌膚結實而有彈性。翅翼寬大,眼睛色彩明亮,更重要的是血統優良。中短程速度鴿和超遠程耐力鴿又各具特點。
鴿子的種類還有很多,不同品種的鴿子特性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