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喜歡拿烏龜的壽命來開玩笑,其實它們的壽命跟生活環境和飲食也有一定的關系,有的烏龜壽命其實也并不是很長。
根據動物學家和養龜專家的觀察和研究,發現以植物為生的龜類的壽命,一般要比吃肉和雜食的龜類的壽命來得長。譬如,生活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島嶼上的家龜,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為食,壽命特別長,可活300歲。
龜有與眾不同的身體結構和生理機能。烏龜有一副堅硬的甲殼,使其頭、腹、四肢和尾都能得到很好的保護,以免受外界的傷害。同時,烏龜還有嗜睡的習性,一年要睡上10個月左右,既要冬眠又要夏眠,這樣,新陳代謝就顯得更為緩慢,能量消耗極少。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在人和動物的細胞中,有一種關于細胞分裂的時鐘,它限制了細胞繁殖的代次及其生存的年限。人的胚肺纖維細胞,在體外培養到50代時,就再難以往下延續了,而烏龜可以達到110代,這說明,龜細胞繁殖代數的多少,同龜的壽命長短有密切的關系。
動物學家和醫學家檢查了龜類的心臟機能,龜的心臟離體取出后,竟然能夠自己跳動24小時之久,這說明龜的心臟機能較強,這對龜的壽命起重要的作用。
也有科學家證明說烏龜的壽命還和它的呼吸有關,其實也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原因,不過壽命長是它們的一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