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角吊以大型浮游動物和底生海藻為食,棲息于瀉湖和珊瑚礁區水深1-60米之間的水域,幼魚通常生活在較淺的清澈瀉湖區水深1米左右的水層,而成魚則生活在25米以下的水域中。
了解完突角吊吃什么最好,我們再來介紹它的形態特征。
突角吊成魚體呈橄欖色或暗褐色,鰓膜白色,體側無任何斑紋。背鰭基部有一灰帶,背鰭與臀鰭軟條部有數條橫線紋。幼魚與成魚差別較大,幼魚體灰綠色,體側下部泛藍。尾柄白色,背鰭、臀鰭和尾鰭均為暗粉紅色,前額沒有角狀突起。隨著成長,體色逐漸轉變,前額逐漸突出,頭部也出現紅色斑點。
突角吊以大型浮游動物和底生海藻為食,棲息于瀉湖和珊瑚礁區水深1-60米之間的水域,幼魚通常生活在較淺的清澈瀉湖區水深1米左右的水層,而成魚則生活在25米以下的水域中。了解完突角吊吃什么最好,我們再來介紹它的形態特征
突角吊以大型浮游動物和底生海藻為食,棲息于瀉湖和珊瑚礁區水深1-60米之間的水域,幼魚通常生活在較淺的清澈瀉湖區水深1米左右的水層,而成魚則生活在25米以下的水域中。
了解完突角吊吃什么最好,我們再來介紹它的形態特征。
突角吊成魚體呈橄欖色或暗褐色,鰓膜白色,體側無任何斑紋。背鰭基部有一灰帶,背鰭與臀鰭軟條部有數條橫線紋。幼魚與成魚差別較大,幼魚體灰綠色,體側下部泛藍。尾柄白色,背鰭、臀鰭和尾鰭均為暗粉紅色,前額沒有角狀突起。隨著成長,體色逐漸轉變,前額逐漸突出,頭部也出現紅色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