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孔雀是百鳥之王,無論在古代東方還是西方都是十分尊貴的象征,被視為吉祥、善良、美麗、華貴的象征。
在東方的傳說中,孔雀是由百鳥之長鳳凰得到交合之氣后育生的,與大鵬為同母所生,被如來佛祖封為大明王菩薩。在西方的神話中,孔雀則是天后郝拉的圣鳥,因為赫拉在羅馬神話中被稱為朱諾,因此孔雀又被稱為“朱諾之鳥”。 孔雀分為藍孔雀、綠孔雀、白孔雀、黑孔雀以及現在的雜交孔雀。 藍孔雀又名印度孔雀,雄鳥頸部為寶藍色,尾屏綠色,富有金屬光澤,分布在印度和斯里蘭卡。
綠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東南亞。此外,藍孔雀還有白孔雀和黑孔雀兩種變異種。群居在熱帶森林中或河岸邊,雜交孔雀是用綠孔雀與藍孔雀雜交而成,冠羽短條形或窄扇形,頸羽為均勻綠色,雌鳥腹部棕褐色,但不如雌性綠孔雀美麗,孔雀羽毛可做裝飾品。孔雀開屏是類似鳥類的一種求偶表現,每年四五月生殖季節到來時,雄孔雀常將尾羽高高豎起,展開它那五彩繽紛、色澤艷麗的尾屏,還不停地做出各種各樣優美的舞蹈動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麗,以此吸引雌孔雀。
由此可見,孔雀為白鳥之王與它在人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是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