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瘦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該種并不需要特定的保護措施,因其在原有的分布地已經有多個保護區。且該種種群數量一直保持穩定。
綠瘦蛇多為白天活動,常棲息于灌木叢上,尾長,軀尾纏繞在樹枝上,在樹上行動迅速,但在地面上的時候行動十分緩慢,屬于樹棲蛇。在盤付物上時,該種經常會進入紋絲不動的狀態。
受驚時,綠瘦蛇頸部豎起,將前體呈曲線形甩出,同時令頸部變寬,并吐出白色的舌頭以示威懾,但不主動攻擊。當收到粗暴對待的時候會噬咬攻擊者。
綠瘦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該種并不需要特定的保護措施,因其在原有的分布地已經有多個保護區。且該種種群數量一直保持穩定。綠瘦蛇多為白天活動,常棲息于灌木叢上,尾長,軀尾纏繞在樹
綠瘦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該種并不需要特定的保護措施,因其在原有的分布地已經有多個保護區。且該種種群數量一直保持穩定。
綠瘦蛇多為白天活動,常棲息于灌木叢上,尾長,軀尾纏繞在樹枝上,在樹上行動迅速,但在地面上的時候行動十分緩慢,屬于樹棲蛇。在盤付物上時,該種經常會進入紋絲不動的狀態。
受驚時,綠瘦蛇頸部豎起,將前體呈曲線形甩出,同時令頸部變寬,并吐出白色的舌頭以示威懾,但不主動攻擊。當收到粗暴對待的時候會噬咬攻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