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尾蛇是一種管牙類毒蛇,型大小不一,因種而異,但頭頂上的鱗片都很小。響尾蛇一般體長約1.5~2米。體呈黃綠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后的殘存物。
響尾蛇吃嚙齒目及其他細小的動物(如兔),它們會以毒素快速壓制獵物,而非緊壓。這些毒素可以令獵物立即痳痹或死亡。當遇到敵人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尾部的尾環,每秒鐘可擺動40~60次,能長時間發出很大的聲音,致使敵人不敢近前,或被嚇跑,故稱為響尾蛇。
響尾蛇是一種管牙類毒蛇,型大小不一,因種而異,但頭頂上的鱗片都很小。響尾蛇一般體長約1.5~2米。體呈黃綠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后的殘存物。響尾蛇吃嚙齒目及其他細小的動物(如兔),它們
響尾蛇是一種管牙類毒蛇,型大小不一,因種而異,但頭頂上的鱗片都很小。響尾蛇一般體長約1.5~2米。體呈黃綠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后的殘存物。
響尾蛇吃嚙齒目及其他細小的動物(如兔),它們會以毒素快速壓制獵物,而非緊壓。這些毒素可以令獵物立即痳痹或死亡。當遇到敵人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尾部的尾環,每秒鐘可擺動40~60次,能長時間發出很大的聲音,致使敵人不敢近前,或被嚇跑,故稱為響尾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