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蝦混養最佳搭配:南美白對蝦與羅非魚混養、南美白對蝦與草魚混養、南美白對蝦與革胡子鯰混養等。
1、南美白對蝦與羅非魚混養
在蝦池中放養羅非魚可有效凈化水體環境,提高對蝦效益。其中南美白對蝦的放養密度為4萬—6萬尾/畝,個體體長為0.8—1公分。選擇優質魚種,合理控制密度,一般在200—400尾/畝,需要配套足夠增氧設備和發電機。池塘常備過氧化鈣以備惡劣天氣。高溫季節重視拌料,降低肝膽綜合癥;發病后,少用二氧化氯、強氯精等強殺毒劑。可嘗試新型消毒劑過硫酸氫鉀,戊二醛+苯扎溴銨等。
根據廣西養殖戶莫健治的成功經驗,蝦塘鹽度在4格水時投蝦苗,其中羅非魚苗在投蝦苗前12天投放,選擇優質單性10朝苗,密度為130條/尾,采取一塘水養一塘蝦模式。
2、南美白對蝦與草魚混養
在水體鹽度5以下的對蝦養殖水體可選擇套養一定量的草魚,既可防控對蝦病害的爆發,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養殖效益。放養對蝦蝦苗密度4萬—6萬尾/畝,養殖2—3周時,對蝦體長有2—2.5公分再放養草魚,草魚個體規格為平均1斤左右,放養密度為30—60尾/畝,具體根據放養蝦苗的密度適當調整。養殖過程中可投喂草魚飼料或不投,如果發現有病、死蝦,暫停喂料,利用草魚攝食病、死蝦,防控對蝦病害的爆發。
3、南美白對蝦與革胡子鯰混養
在水體鹽度10以下的可選擇革胡子鯰進行套養,可以利用它攝食病、死蝦,切斷病原傳播途徑,防控對蝦病害大面積暴發。但因為革胡子鯰是雜食性魚類,習性兇猛,可能會追食一定量的活蝦,所以革胡子鯰的投放數量不宜過多,在合理范圍內投放,同時蝦苗的放養數量也可根據養殖設施條件適量增加。放養南美白對蝦蝦苗5萬—10萬尾/畝,待對蝦體長有2—2.5公分時再放養革胡子鯰,放養革胡子鯰時個體規格一般為7、8兩左右,每畝的放養數量最好不要超過30尾。
4、南美白對蝦與石斑魚的混養
在水體鹽度較高的池塘可選擇石斑魚進行套養,現在由于養殖技術的進步,石斑魚同樣可以在淡水環境下養殖。所以,在選擇石斑魚套養時,要根據養殖的實際情況選擇石斑的品種。石斑魚為底層魚類,能耐低氧,抗病能力極強,在養殖過程中很少發生魚病,可與羅非魚、鯽魚等混養。但石斑魚的生長速度較對蝦慢,當對蝦生長到一定階段時石斑魚因口徑大小限制無法攝食較大規格的蝦,對此可在對蝦的不同生長階段對應地分批放入不同規格的石斑魚,一般養殖時間在1個月后,蝦規格達到150頭左右,進行套養石斑。石斑魚與革胡子鯰一樣習性兇猛,能攝食一定數量的活蝦,所以石斑魚的投放數量須嚴格控制,一般在30尾/畝,放養規格在5兩左右。
5、南美白對蝦與黃顙魚的混養
黃顙魚對鹽度具有較廣的適應性,該鹽度在沿海內陸養殖水體范圍內,因此大多數沿海鹽堿地水體適宜養殖黃顙魚。黃顙魚屬底棲雜食性魚類,其適應能力強,生長快,經濟價值極高,是極具市場潛力的養殖品種。套養黃顙魚,一是可以攝食池塘中的病弱、死蝦、殘餌、浮游動物等,有效切斷蝦類的病原傳播,提高蝦池的產量。二是黃顙魚攝食水體中錨頭鳋等寄生蟲,可以減少蝦病的發生。三是在不影響主養品種產量的基礎上,每畝放黃顙魚50尾~60尾,規格3厘米/尾~4厘米/尾,每畝增養黃顙魚8公斤~15公斤,畝增效益可在100元以上。
混養魚蝦,一定要考慮魚蝦的性情以及體型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