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冬眠的時候一般是群居冬眠,在冬眠期間蛇是不吃不動的,蛇在冬眠的時候會將自己盤起來,頭在里面尾巴在外面。
蛇冬眠溫度是多少
蛇到秋天,氣溫開始下降時其體溫也隨之下降,機體的功能減退。據有人測定,當外界溫度降低到6~8℃時,蛇就停止了活動;氣溫降至2~3℃時,蛇即進入麻痹狀態。如果蛇的自身體溫降至-6~-4℃時,即可以致死。所以每年秋末,就在身體內積累豐富的營養,然后就鉆入地下、樹洞或草堆里,進行冬眠。在冬眠期間,蛇處于沉睡狀態,代謝水平非常低。
蛇冬眠的方式
要靠體內冬眠前貯存的養分來供給自身極低微的有限消耗,維持生命活動,這樣一直到第二年春天4~5月,天氣轉暖后才蘇醒過來,再回到大自然中活動。很多蛇喜歡群居性冬眠,往往可在一個洞穴中發現幾條蛇、十幾條蛇、幾十條蛇,甚至上百條蛇。這種群居冬眠現象,可能對提高其小環境溫度有關。曾在新疆伊犁地區一個洞穴中發現有幾百條蝮蛇和草原蝰等蛇聚在一起冬眠。
又據報道,印度旁遮普邦的某地,在一個樹洞中發現有2000多條蛇在一起冬眠,而且每條蛇長1.8~2.1米。這一驚人消息曾在當地轟動一時。蛇不僅冬眠,而且也有夏眠現象。
蛇的夏眠
蛇能夠適應的溫度為10~40℃,適宜生長發育的溫度為20~30℃,低于10℃就要進入冬眠狀態;超過40℃時,對其生命有一定威脅。所以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生活的蛇,或沙漠中的蛇,往往在炎熱的夏季,尤其是在干燥的沙漠里的蛇,就要躲在較陰涼的地方沉睡,以這種方式度過干熱的夏天,此稱夏眠。
因為蛇是冷血動物為了在冬天能夠很好的生存所以有冬眠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