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鸚鵡在中國已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了,亞歷山大鸚鵡就是現在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鸚鵡。而去判別鸚鵡的性別,可能對于一些新手來說并不是簡單的事情。下面波奇網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分辨亞歷山大鸚鵡的雌雄。
亞歷山大鸚鵡(詳情介紹)
一般來說要分辨亞歷山大鸚鵡的公母是需要更具鳥兒的年齡狀況來看的。幼鳥性別分別比較難用肉眼看出來,簡單說一點就是頭大最大的是公的,這需要仔細分辨才會知道差異。
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公鳥的個頭會比母鳥大,頭扁平,啄顏色辣椒紅,腿爪粗、索食能力強、膽子大;而母鳥則比較溫順,頭形比較圓。另外就是公鳥恥骨與肋骨后緣的間距較小,母鳥較大。
鸚鵡到了兩歲之后就比較容易分辨了,一般公鳥頸部會長出一條灰藍色的細窄條狀羽毛,沿著蠟膜到眼睛有一條黑色羽毛,頸部有著一條很寬的黑色環狀羽毛 和一條很寬的粉紅色環狀羽毛;腹部黃綠色,外側翅膀覆羽帶有一塊紫紅色的羽毛;尾巴羽毛中間上方為綠底外加藍綠色,尖端黃色;尾巴內側黃色;鳥喙紅色,尖端黃色;虹膜黃白色。
母鳥的頸部沒有黑色的和粉紅色的環狀羽毛,鳥體色較為黯淡,中間尾羽平均長度較公鳥短。幼鳥外型和母鳥相當神似,外側翅膀沒有紫紅色的羽毛,要到至少18個月大才會開始發展為成鳥的羽色,完全變成成鳥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