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閉殼龜(學名:Cuora yunnanensis),屬龜鱉目安布閉殼龜基地、龜科爬行動物。殼長140 毫米左右。頭中等,頭背皮膚光滑。上顎不鉤曲。背甲較低,具三棱,脊棱強。腹甲大,前緣圓,后緣凹入。背棕橄欖色或奶栗殼色,邊緣及棱有時為黃白色。腹棕色或淺黃橄欖色,邊緣黃白色,鱗縫暗黑色或腹黃橄欖色,在各腹盾上,有淺紅棕色污斑。
云南閉殼龜棲息地為海拔2000 m~2260 m的高原山地安布閉殼龜基地,以小魚、蝦和蚯蚓等為食。
安布閉殼龜背甲隆起,殼高約等于殼長的二分之一。 背甲有明顯的脊棱,后緣圓,無凹缺。頭背棕橄欖色至暗棕色安布閉殼龜基地;頭側黑色,有三條鮮明的黃色縱紋。腹部黃色,每枚盾片的后外緣均有一暗棕色圓形斑。
Ernst-1989?記載,該龜棲息在平原地區的沼澤、濕地、池塘、河流中的水蕩以及水稻田等水流緩慢、底質松軟的水域安布閉殼龜基地。雖屬于高度水生的動物,但也常發現在離水域較遠的陸地。Taylor-1920?報道,幼體完全水生。該龜性溫順,膽小。每年4至6月底繁殖。通常每次產卵2枚,每年可產3~4次,卵白色,長橢圓形,殼易碎。卵徑為40 46mm×46~48mm。剛孵化的幼體具三條脊棱,背甲長30~34mm。在野外,該龜是明顯的草食性的,但在飼養條件下能適應各種動物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