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魚是一種很珍貴的魚類鱘魚吃什么,其屬于鱘形目,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廣泛分布,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鱘魚分布最豐富的國家了。在所有的鱘魚中,有一種很普通的鱘魚,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用魚類了。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工養殖鱘魚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了。那么,在養殖鱘魚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1鱘魚吃什么、養殖準備
在養殖鱘魚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準備鱘魚吃什么,因為鱘魚它是一種溫水魚,所以它對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養殖場地的,面積不能低于五畝,最好是六到九畝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較深,并且水質要干凈無污染,養殖場附近的交通比較便利,在養殖場內要設有專門的飼料臺,還有就是要準備好增氧劑或者是供氧設備。然后養殖場建設完畢之后需要將養殖場清理干凈,并且用生石灰進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將水排出,這樣就算消毒完成啦。最后在放養前將雞糞或其他家畜的糞便倒入池中進行浮游生物的培養,這樣等魚苗放進去之后就可以覓食,并且更快的適應新的環境。
2鱘魚吃什么、池塘條件
因為鱘魚成年后的體型非常大,所以養殖鱘魚的池塘面積要求也需要比較大,池塘中需要有較深的水,保證充足的水源,水質干凈清澈沒有污染。池塘應該盡量遠離居民區鱘魚吃什么、工廠以及交通要道等嘈雜吵鬧的地方。但是也要保證交通便利,通訊方便,一般池塘的面積由養殖數量確定,不過通常的是在5-10畝左右,水位一般在3米左右,保證穩定的水質,水中有較高值的溶解氧,最好5mg/L以上。池塘要有獨立的進排水口、坡降,配備一臺水車式增氧機,并設置飼料臺。防止池塘缺氧的情況產生。
2、清塘消毒
在放苗前15天的時候,將池塘的水進20cm左右,用生石灰兌水然后將其全池潑灑,對池塘進行全面的消毒,消滅水中的有毒物質。然后將池塘浸泡三天左右將池水排出去,然后再用水量池底浸泡,在進出水口用目篩絹對其進行過濾。然后使用茶籽餅對池塘進行清塘消毒,在消毒前先將茶籽餅打碎然后用水浸泡24小時,全池潑灑,這樣不僅可以殺死池塘中的魚蝦,剩下的茶麩還可以用于肥料。在放苗前十天的時候,將池塘的水加深到80厘米左右,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
3、苗種放養
放養魚苗的時候要選擇沒有病害、健康的鱘魚苗種,最好是在20cm以上,養殖密度一般是在500尾每畝。在放養的時候要考慮水溫是否適宜,還要考慮鱘魚成年后的上市時間,如果苗種需要運輸的話在運輸前2天左右就應該停止對苗種的投喂。放苗前2天應先試水,用相同規格的魚苗10條左右放入網箱中,觀察鱘魚的活動情況,如無異常,即可放苗。正常放苗時,不要先把運抵的苗種袋解開,應全袋放入池塘中,慢慢使袋內水溫和池塘水溫接近后,再打開袋口將苗種放入池塘中。有條件的養殖場,最好連魚帶水倒入一個大桶中保持連續充氣,然后在桶中放入食鹽,使鹽度達到2%,浸浴魚體10分鐘后放苗入池。
4、喂飼料
鱘魚為溫和的肉食魚類,以水生昆蟲、底棲動物以及小魚蝦為食,幼魚以浮游動物、底棲動物、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為食。在人工飼養環境中,經馴化的鱘魚苗種及成魚均可攝人工配合飼料。飼料粗蛋白含量在40~45%,粒徑在0.6毫米至1毫米之間,日投餌率為6~8%。飼料以魚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蠶蛹、各類油餅、米糠、麩皮等等組織。還可以投喂蚯蚓、蛆蟲、小昆蟲、動物內臟等等。當體重達到5克左右時的幼苗,飼料粒徑為1~1.5毫米,體重達到10~30克時的幼苗,飼料粒徑為3~3.5毫米。50~100克時大苗,飼料粒徑為5~10毫米。日投喂4次,投喂量以每次有少許剩余為準。保證投喂量充足,防止由于投喂不足,引起鱘魚苗相互吞食。投喂的水絲蚓要用2~4%的食鹽水消毒,及時清除池內的死魚、糞便及殘餌。保持池水環境的穩定。
5、日常管理
要經常觀察池塘中鱘魚的生長情況,每天至少早中晚三次,特別注意在夜間與清晨的巡查,注意各個魚體的活動情況,防止它們出現缺氧的情況。在夏季的時候因為是多雨的季節,氣壓比較低,要加強巡塘,發現有什么問題要及時處理。例如缺氧就要用增氧機對池塘增氧,或者是加換新水,防止泛塘的現象發生。定期的檢查鱘魚生長的情況與健康的情況,適當調整投喂量和密度。
水位:農戶自養鱘魚的池塘,水深保持1~1.5米之間,是最合適的。池塘應設進水口和排水口。要保持水體新鮮,保持水體溶氧量充足,可見度在30~35厘米之間。要定時定期對池塘進行消毒防病。
前景:鱘魚是肉食動物,過去養殖的時候飼料成本太高,人們通過研究,做成鱘魚飼料,經過馴化后的鱘魚采用人工配合飼料來喂養已經成功,這樣節約了養殖鱘魚的飼料資金。隨著養殖技術的日益成熟,培育出了生長快、周期短的魚種,這對于養殖戶來說也節約很多成本。
因此,不管是從世界范圍來看,還是我國國內情況來,不管是從鱘魚的綜合價值來看,還是現在鱘魚的養殖技術成熟程度來看,鱘魚養殖前景是好的。